一周的时光匆匆而过,美国作家玛丽莲.弗伦奇的长篇小说《醒来的女性》,一周的打卡日记,也在苦思冥想中完成。
第一天的打卡日记的文字,找不到了,只好用图片代替。
今天是美国作家玛丽莲.弗伦奇的长篇小说,《醒来的女性》第二天的阅读。
在领读员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女主米拉的世界。幼时的米娜曾是个特例独行的孩子,母亲,我的太太却把她困在一方小天地里,让她守规矩,米拉渐渐变成了一个闷闷不乐而而又羞怯的孩子。等米拉到上学的年龄时,却早早的自学完了课本上的内容。因此读书后的米拉连续跳级,也没有找到“合适”她的班级。米拉在她12岁的时候,就开始思考自我意识与他人意愿的关系。她相信,自己真心想要爱人和被爱,真心想做个乖孩子,得到父母和老师的支持,但她怎么也做不到,就只有我行我素。尽管如此,米拉还是在读大学以后,非常慎重的选择了自己的丈夫诺姆。婚后的米拉,学会煮饭,离开学校,找一份打字员的工作,用微薄的薪水维持婚后生活。米拉还是想回学校读博士学位,随后又因怀孕,再次遭到诺姆的反对。不管爱情是否美好,婚后的生活,就是这样难以磨合。对女性来说,付出更多,还得不到一句体贴的话,这是多么的不公平啊。
成为母亲的米拉,她会不会把所有的时间用来照顾孩子,操持家务?对生活和婚姻的感受,又会发生哪些变化呢?期待明天的共读。
今天的共读中,我们看到爱情是美好的,婚姻是现实的,而婚后的生活中,却再也找不回恋爱中的他了。
《觉醒的女性》第三天
在今天的共读中,我们知道米拉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于是,给孩子换尿布、喂食,还得给丈夫做早餐和晚餐,下午带孩子晒太阳的时候,与其他妈妈们聊孩子的话题,这成了米拉生活的主旋律。的确,传统的生活方式,是男主外,女主内。婚姻中的女人,仿佛与生俱来就是在家庭中打转,外面的世界与己无关。
而男人的世界在外面,作为女人,就只能为家庭奉献。由于诺姆的努力,米拉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孩子也大了一点,这样米拉可以读书,还可以参加一些社交聚会。读书让米拉内心充实,而不单纯的聚会,那些看似平静的婚姻下,是压抑和欲望的博弈,让米拉成了“牺牲品”,善良的米拉选择的是理解。
后来由于家里的经济条件大为改善,米娜和诺姆又搬进了一座新的大房子。使米拉远离了原来的社交圈,再加上夫妻间的交流也不多,米拉和诺姆的婚姻,又该如何维持呢,期待明天的共读。
《觉醒的女性》第四天
在今天的共读中,我们发现当米拉一家从四口人挤在小公寓,到如今能住进有四个浴室的大房子里。这样的生活,并不是所有人通过努力都能拥有的。然而生活环境的改变,米拉却仿佛并没有得到自己需要的快乐。孩子的考试成绩与诺姆的换洗衣服,便成了夫妻间唯一的谈话内容。对忙于家务的米拉来说,称得上是贤妻良母,她更希望与下班回家的诺姆,多一些夫妻间的交流与沟通,给她以心灵的慰藉。
不过,与尽力做好卡尔要求的家务,以免再次被送进精神病院受折磨莉莉;和沉溺于与大卫的婚外情,而不惜离婚的玛莎,这些新认识的女朋友的日子相比,她的婚姻生活也算安好。
一直很喜欢80年代诗人,舒婷的《致橡树》,“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米拉也一定是需要与诺姆在家庭中的平等。可是,回首14年的婚后生活,她需要朋友,需要自己的社交圈,这一切都由需要诺姆说了算。特别是诺姆要求米拉只是做一个听话的家庭主妇,无异于诺姆明码标价买来的房子、家具等财产一样。尽管如此,在一个平常的日子里,经常不回家的诺姆,突然对米拉说,“我想离婚。”
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期待明天的共读。
《觉醒的女性》第五天
婚姻就是这样,当米拉14年来为诺姆、为孩子、为家庭,没日没夜地付出了一切,甚至没有自我,得到的却是诺姆的一句“我想离婚。”颇为讽刺的是,米拉对诺姆来说也算贤妻良母,但说到底还是要离婚,因为他爱上了别的女人。14年的夫妻感情,还不如一个新欢。一年的痛苦折磨,最终还以米拉的妥协而告终。米拉同意了离婚,并向诺姆要了一大笔钱。既然作为家庭妇女的这十五年,没有得到情感上的尊。那么也该为自己,这十五年的苦役,获得迟来的补偿,又为何不可呢?
感情的事,对于认真付出的米拉来说,不会像诺姆那样云淡风轻。她不分白天黑夜地酗酒,甚至对两个孩子撒气,也丝毫不能减轻米拉的痛苦。她试图通过自杀,让自己真正从诺姆的背叛中解脱出来。好在朋友玛莎,及时赶来救醒了她。在玛莎建议下,米拉重回校园,在学习中避免在自怨自艾的情绪中再次消亡。是啊,离婚不是末日,重要的是活下去。只有这样米拉,才能开始属于自己的新生活。而她的二位好朋友,还在原来的生活中徘徊。倔强的莉莉因为学不会在冷漠的丈夫面前假装温驯,又被送进了精神病院;而玛莎对大卫的期待也落空了,他们不可能在一起生活,她只能和乔治复婚。
于38岁的米拉来说,学校生活也并非如愿以偿。校方也存在歧视女性的做法,不欢迎女性任教,不允许女性从前门进入图书馆。好在米拉在学校里,懈遇了几个报团取暖的女性,收获了可信赖的朋友,唤醒了母爱。还在与“本”的交往中,体验到男女之爱,个人情感也有了归宿。
生活仿佛给米拉,重新开启了希望之门。米拉在她的人生路上,还会经历什么呢?期待明天的共读。
《醒来的女性》第六天
在今天的共读中,米拉和本过起了美好的同居生活。一切都是那么和谐愉快,儿子的到来,也不影响米拉和本的感情。相反,本与两个儿子的和睦相处,更使米拉幸福之极。然而,因为拒绝本的结婚生孩子,导致米拉和本各奔东西。本找了一个相夫教子的女人做太太,而米拉在一所社区大学教书,过着孤独的生活。
难道这就是米拉渴望的生活吗,但是与她的那些女友的生活相比,米拉的生活还不算太糟。或许现实的生活总不尽人意,重要的是余生还是要过下去。
《觉醒的女性》第七天
通过六天的共读,我们感受到在米拉的生命历程中,她从贤妻良母,到被离婚。最后在与本的和睦相处中,却阴差阳错地各奔东西,余生独自孤独。
然而,米拉也并不是圆满的人生赢家。她觉醒后,孤独仍然一如冬日海水的寒冷。不同的是,米拉不再为谁而放弃自我。追求平权,讲平等而不敌对,女性不需要与男性势不两立。两性互谅,才能都挺好。
不知不觉,写了三千多字的阅读日记,真的是积沙为塔。知识需要积累,看来一点都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