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山学校》读书摘记(三)“自由的孩子”

      *责任感与义务感*  大人应该尽可能给孩子事情做。责任不能和义务混为一谈。

      孩子不应负担他还不能胜任的责任,也不能做她还不知道如何判断的决定。案例:我们不能问五岁的孩子火炉边需不需要护栏,我们也不会叫六岁的孩子决定发生时要不要跑到外面去,我们更不会问一个疲惫的孩子该不该上床。

      家长应当在保证孩子身体安全的原则下适当给他责任,只有这样,才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

      *服从与纪律*        服从应当是“施”与“受”双方面的。每个学生在不妨碍他人自由的范围之内皆可随心所欲,这是任何一个团体都可以做到的标准。

      服从应该是社交上的礼貌。大人没有权利逼迫孩子服从,服从一定要出于孩子的自愿,而不可加以强迫。

      纪律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

      快乐的家庭像乐队一样享有分工的乐趣与气氛,痛苦的家庭就像以恨和严格纪律管理的营房。

      自我否定的家长才会相信严格训练是对的。

      家庭中的严格管理相当于家长把自我憎恨投射在孩子的身上。严酷的家庭法则就是对健全心智的阉割,甚至是对生命本身的阉割。没有自由生活过的父母,不会让他们的孩子活得痛快,这种家长对将来永远有莫大的恐惧,以为只有严格训练才能拯救他的子女。

        我们有对孩子的天性有信心,我们相信如果哪个孩子要做医生,他会主动读书以通过入学考试。这样才会培养自由的孩子。

      家庭的严格教育比学校的严格教育更难以改正。被严格教育的孩子,会以惹父母生气来表示他对权威的憎恨。孩子是聪明的,他们会以爱报爱,也会以恨还恨。严格对待一个善良的孩子会使它变成一个糟糕不诚实内心有恨的人。没有人会真正爱自己怕的人。

      精神疾病是父母严厉教育的结果,我们不能用恨、处罚和压制来制造善良的人性,唯一的方法就是爱。如果一个家庭有爱与赞许孩子的仇恨与破坏行为就根本不会发生。

      *奖励与处罚*  奖励带来的危害不如处罚的危害大,但是奖品对孩子的破坏性影响却更有隐蔽性。

      没有一个艺术家这位金钱报酬而创作,创作的快乐就是一种回报。

      当我们了解孩子对一切事情是自然而然产生兴趣时,就会知道奖励和惩罚的危险性了,奖励与惩罚都会影响孩子兴趣的发展。孩子真正的兴趣是他整个个性内在的生命力,应该完全是自发的。

      兴趣是利己的。报酬应当是主观的应该是工作完成后一种自我满足的感觉。

      父母的给予不应该要求回报。处罚绝对不能带来公平,因为没有一个人是完全公平的。如果我们试着了解自己,就不会把一肚子闷气发泄在孩子身上。

      处罚永远是一种恨的行为。体罚常常让小孩产生“我希望父亲死掉”的幻想,这种幻想马上就引起罪恶感――我居然希望父亲死掉,这是多么大逆不道啊!这种悔恨是孩子表面对父亲表示亲热,但恨却在心里扎了根。

      最糟的是处罚和汉语永远是恶性循环:体罚是恨的发泄,而体罚又给孩子带来更多的恨;更多的恨使孩子的行为更糟糕,于是就有了更多的体罚。

      自由发展的儿童不需要任何处罚,所以他们也没有这种恶性循环。他用不着说谎和破坏东西,她从来不觉得自己的身体是肮脏的,不用反抗权威或者怕他的父母,他也会发脾气,但那都是暂时的,而不是精神上的病态。

      就所罗门王的鞭笞理论(“放下了鞭子,惯坏了孩子。”)而言他的负面影响比他的所有格言带来的正面影响大得多。

      只有和道德及对错观念连在一起的体罚,才会给孩子带来恐惧。

      被惩罚的孩子的确越变越坏,最糟糕的是,他将来会变成一个爱体罚的家长,而“恨”就一代一代不断绵延下去。

      用说教来惩罚使训练骗子和说谎者的上策。对孩子的发展也同样有害的便是唠叨――唠叨绝不是爱的表现,那只是母亲一种被恐惧所掩饰的不自觉的恨而已

      *饮食的习惯*   极权始于遇尔干是儿童的天性就是专制。第一种对孩子的干涉,永远是食物方面的,例如比孩子按时间表挨饿吃奶等。

      自由发展应该从孩子一生下来和第一次喂奶时就开始培养。每个婴儿都有按照自己医院被喂奶的权利。

      允吸指头有两种原因造成:一是饥饿,一是允吸时产生的性欲快感。

      要造出一个问题儿童,没有比硬把孩子从喂奶的乳房上扯开更好的办法了

      无知的医生和父母对小孩自然冲动和行为的干涉简直令人难以相信。

      人的肚子是自私也是自立的,孩子也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