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第二个朝代,也是中国第一个有同时期文字记录的王朝。夏朝末年,末帝夏桀残暴无道、失去民心,商族首领成汤集合众方国之力颠覆了夏朝统治,建立了商王朝,国都定在亳(今河南商丘)。
二十世纪初叶,国际和国内考古界曾刮起一股“疑古思潮风”,对东周以前的中国古史都持怀疑的态度。这种疑古辨伪的思潮具有浓烈的反封建色彩和一定的史观进步性,但因为考古资料匮乏,质疑观点又大多围绕古代文献进行考证和辩论,不免有论证的局限性和矫枉过正的嫌疑。
疑古思潮无疑深深刺激了当时的中国考古学家群体,他们通过大量的、艰苦的考古工作来印证先秦文明,在先秦考古发现和古史考辨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殷墟的发掘和甲骨文的破译,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有力地驳斥了疑古思潮的大部分论点。
根据古代文献和近代考古发现可以得知,商朝是中国奴隶制王朝的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商朝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民政科学文化都有较大的发展,而甲骨文和金文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
另在商朝时期,长江流域也平行存在着发达的非中原文明,商朝的中原青铜文明有向长江流域文明扩张渗透的痕迹,但在该区域的影响力有限,长江文明仍属于独立发展阶段。春秋时期,以楚国受周王封号为标志,南方文明(诸侯国)开始快速融入中华大家庭。
殷商帝王世系的纪录,在春秋时编纂的《诗经》内就有较详细的纪录。《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龙旂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白话翻译:天命玄鸟降人间,简狄生契商祖先,住在殷地广又宽。当时天帝命成汤,征伐天下安四边。昭告部落各首领,九州土地商占遍。商朝先王后继前,承受天命不怠慢,裔孙武丁最称贤。武丁确是好裔孙,成汤遗业能承担。龙旗大车有十乘,贡献粮食常载满。国土疆域上千里,百姓居处得平安。开拓疆域达四海,四夷小国来朝拜,车水马龙各争先。景山外围黄河绕,殷受天命人称善,百样福禄都占全。
《玄鸟》篇中提到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是关于商祖起源的一个神话故事,《史记·殷本纪》载:“有娀氏之女名简狄,吞玄鸟之卵而生契”。相传商人的祖先--契是其母亲简狄(帝喾的次妃)吞玄鸟蛋而生,所以商人便以玄鸟为图腾。
帝喾是东夷族少昊氏的后人,少昊系部族早期以玄鸟(燕子)为图腾,后来改以凤凰为图腾(中国凤文化),所以整个商朝都十分崇信玄鸟,从而商朝的青铜器上铸有很多变幻无穷的凤纹图案。所以商族既是东夷族部落,又是黄帝的直系后人。帝舜时期,商人始祖契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邑(今河南商丘),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
商朝王权传承采用世袭制,以“子”姓王族世代相传,王位世袭采用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相结合的方式。商朝前期没有确立嫡长子继承制,原则上商王的兄弟和儿子都有继承王位的资格。从商汤到纣王的17代31位帝王中,有9世为兄终弟及,但从康丁以后直至商末,则一直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如纣王帝辛有兄弟三人,长兄微子启,次兄仲衍,帝辛最小,但帝辛却得以继承王位,就因为帝辛的母亲是帝乙的嫡妻(又称:元妃或正妃),而他的两个兄长都是庶妻所生。
据古本《竹书纪年》与《史记·殷本纪》记载,商朝(族)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13王),第二阶段是“早商”(19王,含太丁),第三阶段是“晚商”(12王),共30代44王,其中前13王为商族部落首领(又称:商先公),第14代成汤为商朝开国君主,商王朝先后共传17代31位帝王,国祚延续了554年,末代君主帝辛(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
“先商时期”为商始祖契(舜禹时代人)至主癸期间,考古对应下七垣文化遗址。
“早商时期”为商汤(夏桀时代人)至阳甲时期,考古对应二里岗文化遗址。
“晚商时期”为盘庚迁殷后到帝辛(纣)时期,考古对应殷墟遗址。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商朝历代帝王的基本情况,特汇总下表给大家参考:
商朝部分帝王有庙号(有突出历史贡献者),但是否有谥号学界存在争议,目前破译的甲骨文资料中并没有记录商朝诸王的谥号,所以笔者未采信百科相关的历代商王“谥号”资料。
现在中国史学界普遍认为商朝诸王没有谥号,谥号起源于周朝。唯一特例是商朝最后一个君王商纣王的“纣”确认是谥号,意思是残暴无道,不过这个谥号是周朝为其所定。
(文中图片均取自网络,如果侵权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