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中的会税差异

由于会计和税法的计量基础不一样,会导致在计算企业所得税的时候,产生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包括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

关于永久性的纳税差异,主要来自于一些以后不会再转回的项目。比如说税法中,不允许抵扣职工福利费超过14%的部分,而超过的部分,以后也不允许再抵扣。那么这样形成的就叫做永久性纳税差异。

而关于暂时性的纳税差异,主要体现了会计与税法在处理过程中的一些差异,这些差异最终会随着资产的处置而消失。比如说一个固定资产,它按照会计的方法和按照税法的方法折旧不同,那么就会产生暂时性递延所得税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者负债都有可能),这是因为,在以后期间,随着固定资产的折旧到零,这样的差异会消除。

其实,会税差异导致的企业所得税差异体现了会计与税法的一种对抗。会计和税法两个阵营,都固执地各持己见要按照自己的方法走到底,最终的目的地呢,还是相同的。

我们来看一下确认所得税费用时的会计分录,当我们确认应交税费的时候,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而当我们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时候,我们一般会在对方科目写上所得税费用。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汇总以上的分录,其中“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就是税法上承认的企业所得税。而所得税费用这个科目的借贷余额则是会计上所承认的所得税费用。

我们可以看到会计和税法确认的金额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因为他们采用了各自所适用的规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