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文化下的《深阅读》技巧

      该书由日本明治大学的教授斋藤孝所著,书中主要分享了他关于读书的个人见解。本书不长,共一篇序言加五个章节。序言主要从当代读书文化日渐消亡,过度依赖网络信息的时代病征下重新审问了读书的意义,而第一章则阐述读书的种种好处,如富足心灵、培养坚强、不惧孤独等等,在此就不赘述。主要想分享的是剩下的四章内容,也就是关于作者本人的阅读技巧。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好书”和“坏书”的标准——“好书”是易读且有内涵的,而“坏书”则是先有结论的,并提出了多读经典。对于经典中的古典书籍,晦涩难懂,阅读负担大,他认为可以“暂且放下原书或译本,先从针对其价值或当代意义的解读书籍开始阅读”,且可以“阅读白话译文”。

       作为本书的重点,他提出了持续读书的五个习惯和增强读书力的十个技法。我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其做成思维导图,展示如下:






       从五个习惯和十个技法来看,作者非常重视“输出”,即将自己的阅读所得并结合自己的体会向他人转述。其实,在很多学习和记忆方法中,都有强调过“输出”这一环节。我记得以前高中数学课上,老师就说,检验一道题你是否会了,就是把这道题的解题方法讲给别人听。所以对于“输出”这一技巧,我深表认同。再者,就是自问自思。叔本华曾在《论读书》中提到,读书而不思考,就不可能心领神会,得到的浅薄印象往往稍纵即逝。就像我们所摄入的食物只有五十分之一能够被身体吸收,精神食粮也只有小部分真正成为大脑的营养。孔老夫子也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因此,“读”和“思”是相辅相成的,“读”是基础,“思”是升华,也只有经过“思”,才能将其内化为所得。对于其他技巧,我觉得有凑数之嫌,比如标签阅读、安定剂阅读和兴奋剂阅读等等,大部分人读书肯定都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不然读起来食之无味,肯定弃而转身吃茶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4,971评论 9 209
  •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你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读书中也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
    yuqifuli阅读 10,838评论 3 13
  • 最近参加了一门写作课,就是跟着书评大V学习写书评和说书稿。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冲着每篇数千甚至万元的稿费,参加的人...
    袁一今阅读 6,839评论 19 85
  • ▼01 有个读者失意地同我倾诉:很努力地去做一件事,付出了很多,却没有结果,最后会觉得那一切付出都是不值得的。 我...
    安乔Lily阅读 4,507评论 4 22
  • 先从API入手,参考自:https://www.objc.io/issues/24-audio/audio-api...
    乡村武装青年阅读 4,798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