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推荐的课文是《表哥驾到》。因为这篇小小说贴近生活,每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都十分鲜明,也反映了中国当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
这篇文章讲述了什么事?
在表哥到我家之前,我并不希望表哥来我家。但当表哥来到我家之后,我与表哥相处的很好,我又不想让他走了。吃饭时,妈妈不停地夸奖表哥,我给妈妈一块排骨,妈妈却说我不知好歹,我很伤心。
饭后,我听见表哥和大姨的对话,发现表哥和我经历相同,遭遇相似,这引起了我与表哥同病相怜的悲怆。
文中还分为几件小事:表哥见面问好、“我”送表哥飞机模型、“我”与表哥玩篮球、妈妈给大家搛菜、大姨私下称赞我
第1~6小节主要写在了表哥未到之前,“我”与妈妈的对话
第7~11小节主要写了第一件小事——表哥见面用英语向我问好,我用中文回答。
第12~13小节主要写了第二件小事——表哥称赞我“我”做的飞机模型,我把飞机模型送给了他。
第14~22小节主要写了第三件小事——“我”与表哥在小房间玩篮球。
第23~38小节主要写了第四件小事——妈妈在饭桌上给大家搛菜,“我”发现妈妈没有排骨,就给妈妈一块,却被妈妈认为“我”不知好歹。
第39~44小节主要写了第五件小事——我无意听见大姨私下在表哥面前称赞“我”,“我”觉得和表哥是一对难兄难弟。
为什么要用伟大、和蔼可亲等词语描写表哥?
伟大是形容一个人超出寻常,令人敬仰和钦佩的,但这种词语用在“我”的表哥身上,就是大词小用,体现“我”的自卑感。
和蔼可亲是指态度温和,容易接近,多用于长辈对后辈,或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的人的态度,而表哥和“我”是平辈,地位相同。但妈妈对表哥的看法让“我”感觉自己矮了一截,而见面后“我”发现表哥是很容易相处的。所以用“和蔼可亲”这个词语。
此外,上面两个词语都是大词小用。
妈妈和大姨的共同点?
妈妈和大姨唯一的共同点:总是喜欢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和别人孩子的优点进行比较,无视自家孩子的优点认为这样能给孩子动力,让孩子变全面。可殊不知这样做往往都会让孩子失去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