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和《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位于运动单元的第5课和第6课,通过前面的学习,孩子们已经知道了把轨道的一段垫起来会,轨道上的球体就会运动起来。
《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一课,导入时,我让孩子们比较图片上哪些物体的运动的快哪些物体运动的慢,大部分小朋友会根据他的生活经验来判断,这里我就提出了这些方法都不够准确,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准确的方法。利用学生活动手册给动物王国里面100米竞赛的运动员们当裁判,通过这个小活动,学生基本上知道通过相同的距离,时间短的运动的快。然后我出示了实验器材:2根一模一样的直线轨道,塑料小球,泡沫小球,问他们谁运动的快?然后分组去试一试,再然后撤走一根直线轨道,问他们怎么办,这个时候他们就知道要记时了。关于这两个活动,我一直有个疑惑,两根轨道直接对比的话,孩子们知道先到达终点的那个小球运动的快,后到达终点的那个小球运动的慢。但是孩子们始终不能在脑海里自觉的建立“先后”的时间概念,而后面一个实验,通过比较时间,他们就知道时间长的运动的慢,时间短的运动的快,所以我不知道第一个分组实验应该怎么取舍。我试过,第一个分组实验不做,但是这样在做第二个实验的时候,误差有一点点大,甚至实验结果是完全相反的。但是如果做一个实验,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孩子们在提的时候,会忽略时间的问题。所以请问哈大家是怎么处理这个小地方的。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这一课,我先带领孩子们们复习了: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然后我出示了猎豹追羚羊图片,问他们猎豹和羚羊的运动时间是不是一样的,但是发现孩子们对这个运动时间没有建立概念,而且孩子们的注意力在图片上,不知道运动时间究竟一不一样,所以后面我改成了直接问运动相同的时间该怎么比较运动的快慢?孩子们有一定的认识,然后我让他们比较了六种交通工具运动的快慢,这里他们都会进行比较,知道怎样判断运动的快慢。但是由于教室的限制,没有办法分组做实验,所以第一个分组活动我进行了假设,第二个分组活动我请了小朋友们演示。这样上完本堂课后剩余的时间就会有很多,然后我就把本堂课和上一堂课的知识都整理到黑板上了,再带他们去操场上利用脚后跟接脚尖的方式比较运动的快慢。2人一组,可以选择任意一种方式来比较运动的快慢。控制距离的就比谁先到,控制时间的就喊口令(同时开始再同时停止)。不知道,这样孩子们会不会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