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逼利诱让孩子写作业!?那是因为你还不会“陪”,学会这4点,孩子作业孩子自己来搞定

孩子不写作业怎么办?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威逼利诱是最常被利用的手段。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写完作业就可以看动画片(玩、吃东西、买......)”、“不听话就不可以……”。

用威逼利诱的方式“陪”孩子写作业的家长可能还觉得效果挺不错

真的如此吗?

斯坦福的心理学家马克.莱帕做过一个实验,请两组小学生画画,一组事先告知画后会有一个奖章,另一组没有任何承诺。几周后,再给这些学生纸笔,结果发现,获得奖章的学生比其他学生花在画画上的时间少。

为什么?

莱帕认为:得到奖章的孩子可能认为只有做不喜欢的事情才会得到奖励

结论:如果想让孩子去做喜欢的事情,奖励会削减乐趣,并让他们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

这时候可能很多家长蹦出来说,那是喜欢的事,喜欢的事情当然不要奖励,但是不喜欢的事情总得有奖励才行啊,要不孩子不干啊。

是这样吗?

为了找到答案,《一本正经又怪诞的行为心理学》作者怀曼斯做了一个研究:两组人员要花一下午时间去公园捡垃圾,一组有丰厚报酬,一组只有象征性奖励。完成劳动后,对满意度打分,满分10分。结果有丰厚报酬的一组平均2分,另一组8.5分。

分析:大家心里可能会有心理暗示:人们更愿意为做无趣的事情付出更多金钱,做喜欢的事无关金钱多少。

逆向思考,需要做的事情已经存在,给予奖励更多会使人认为这事无趣,只是任务,反之,奖励少的会让人认为这事有趣有意义,所以奖励自然少。

研究显示:过度奖励会适得其反。

还有不少研究实验显示,奖励短期有效,长期反而会产生消极影响。

今天孩子不写作业你用一颗糖一个电玩搞定,那一年后,三年后、若干年后你用什么来搞定?

长此以往,家长会无意识的培养孩子完成作业就是为了得到某种奖励或避免某种惩罚,目标有悖初衷,方向偏离,再努力又有何用?

没有自发的力量就很难持续完成好一件事。

那如何让孩子自发的完成作业呢?

首先,培养孩子作业是自己的事情的认知。


幼儿园起,最晚尽量不超过三年级就开始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从生活的小事着手,比如穿衣吃饭睡觉,再延伸到作业,刚开始可以稍做提醒,到孩子认字知道看题目后家长请离场。如果孩子不做,让他接受在校的惩罚,回家再一起探讨解决之道(切记不要挖苦讽刺孩子)。

其次,适度的奖赏。

这个最容易做到,但是把握好度,否则如前所说,过度奖励适得其反。

现在很多课外班采用积分制兑换礼物的方法我觉得还不错,既让孩子有持续努力的动力,又能适当延迟满足。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及时反馈和鼓励。

想让孩子一个拥有一个良好的习惯,在他做得好的那点赞美和鼓励,而且要及时。

比如一个孩子写作业,今天比昨天错得少,表扬他比昨天更仔细了,甚至可以表扬他的学习能力有进步了,掌握的内容比昨天更好……

第四点,遇到困难,一起分析解决。

有人可能说了第一点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现在怎么又一起?

这两点不矛盾,有自理的意识但是遇到困难求助的时候家长就一定要和孩子来分析解决。因为有些困难可能会超越孩子的认知了。

分析的过程请勿主观臆断,不要用诸如“一定是马虎!上课不认真!不仔细!笨!……”的话来抨击孩子的自信。如果在分析的过程中忍不住生气请告诉自己生气是因为自己不能管控自己的情绪,和孩子无关。

分析要客观并尊重孩子的感受,比如孩子总是在一个字,一个发音上出问题,说不会,相信孩子,可能是孩子真的不了解没掌握(切记,别说孩子笨不长脑子之类的话,我一再强调这点是因为总是看到很多家长就是这么简单粗暴),那就寻找能让他理解的方式,通过一个游戏,或者情景带入等等都可以。

孩子不是吼出来的,更不是骂出来的。

学会这四点,孩子的作业就不用愁了,保持母慈子孝的风平浪静也不会再奢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