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参加一场朋友女儿的婚礼,听到新人介绍恋爱经历,男女双方是通过网络相识相恋,然后网下相见相爱,最后走上结婚殿堂,介绍过程中,一对新人尽展幸福的模样。
时间拨回到1906年,那时的男女青年哪有这样的幸福。留学日本回国的鲁迅被母亲骗回家,和文盲的朱安结婚。1917年胡适从美国留学回国,被聘为北大教授,只能和母亲选定的不识字的江冬秀结婚。1922年闻一多被父母所逼,和没上过学的高孝贞结婚。这些留过学的优秀青年,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和创导者,面对强大的封建传统,无力反抗,只能屈从。那些不识字的女子们,更是只能认命,翠姨就生活在那样的年代。
《小城三月》是萧红临终前最后一篇小说,塑造了翠姨这样一位悲剧人物,她没上过学,母亲给她定了一门亲,她不喜欢,自己暗恋上了姐夫的侄儿。为了反抗父母之命的这场婚姻,她拚命作践自己的身体,赶在结婚之前死去。小说以翠姨的外甥女,一个中学女生的视角,展现翠姨夹在传统和现代之间的痛苦、挣扎和无奈,悲哀的是,被她如此热烈地暗恋着的堂哥哥,却不知道她因什么而死?自始至终都是她一个人的独角戏。
一、寄人篱下的境遇造成翠姨的克制内敛的性格
翠姨从小父亲就死了,母亲带着她改嫁,后来生的妹妹有任性的资格,可她必须懂事,克制自己的天性,像林黛玉一样,不敢多走一步路,不敢多说一句话。
“翠姨生得并不是十分漂亮,但是她长得窈窕,走起路来沉静而且漂亮,讲起话来清楚的带着一种平静的感情。她伸手拿樱桃吃的时候,好像她的手指尖对那樱桃十分可怜的样子,她怕把它触坏了似的轻轻的捏着。”
这种小心、沉静的样子,就和林妹妹一样,不过林妹妹是富贵之家出生,有外祖母的疼爱,有贾宝玉的心心相印。翠姨什么都没有,她和父母住一个院子,中间隔一道板墙,没有门可通,要到父母处,还得绕到大街上去,像邻居一样从正门进来。这种房子的布局,时刻在提醒她是父亲的继女儿,凡事要多思多想多克制。
街上流行穿绒绳鞋,她的妹妹赶快买了穿上了。翠姨没有买,不是她不喜欢,而是她不敢标异立新,行差踏错,只能按部就班,亦步亦趋。
不管什么新样的东西到了,她不会很快去买来,也许她心里早已经喜欢,但看上去她像反对似的不接受,她必得等到许多人都开始采办了,她才稍稍有些动心。
寄人篱下的小孩子往往懂事得让人心疼,小心翼翼地避免惹父母生气,好吃的、好玩的宁愿委屈自己,也要让给弟弟妹妹,装出自己不喜欢的样子,把自己的真实想法掩盖起来,养成平静的语调,沉静的步态。
二、翠姨骨子里的倔强,使她不甘心轻易认命
小说以翠姨继姐姐女儿的视角,以第一人称叙事,我是学堂的女学生,出生在有地位的家庭,到外祖父家玩,姥爷、姥姥很重视,因为没有同龄的孩子陪我玩,外祖母总是把翠姨喊来陪我。
翠姨没上过学,她想什么事我都比她明白。所以她总是有许多事务同我商量,看看我的意见如何。到夜里,我住在外祖父家里了,她就陪着我也住下。每每从睡下了就谈,谈过了半夜,不知为什么总是谈不完……
夜里翠姨和我说到绒绳鞋,问过我的意见,我也说是好看的,我有很多的同学,她们也都买了绒绳鞋。第二天翠姨就要求我陪着她上街,先不告诉我去买什么,进了铺子选了半天别的,才问到我绒绳鞋。
翠姨是自卑的,我比她小,只因为我上学堂念书,她就认为我比她明白。她又是谦虚的,愿意征求我的意见,再做自己的决定,一旦做了决定,就会执着地坚持到底。
街上的店铺里都没货了,有货的店家也已经尺码不全,终于没有买到。过了很久,已经到了冬天,我把绒绳鞋的事都忘了,可她着要我陪她去买,大雪的天,街上行人都没有了,她还催着马车跑来跑去买绒绳鞋,一直跑到天都很晚了,鞋子没有买到。她深深地看到我的眼睛说:“我的命,不会好的。”
《老人与海》中老年古巴渔夫,出海几次捕不到鱼,可他依然出海,好不容易捕到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回程途中被鲨鱼吃得只剩一个骨架,老人是悲剧性的,但他身泰然自若地接受失败,沉着勇敢地面对死亡。翠姨是弱女子,可她的骨子里也有着这种不认输的精神。
三、翠姨的暗恋没有成长的环境
翠姨家是传统的老式家庭,还是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托媒人把妹妹嫁了出去,可她的婚姻有了曲折,人家嫌弃她命不好,二十岁了还没有婆家。
姐姐家是开明家庭,男孩子女孩子都上学,男人中有到北京和哈尔滨那些大地方去读书了,开了不少的眼界,回到家里来,大讲他们那里都是男孩子和女孩子同学。姐夫从前也加入过国民党,革过命,所以这个家庭都“咸与维新”起来。
翠姨常来作客,住在姐姐家,接受了现代思想的启蒙,又听到新婚的妹妹常挨丈夫的打,认识到了包办婚姻的恶,婚姻自由的好。她像是一条封冻的冰河,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产生了一丝裂痕。
她非常聪明,她会弹大正琴,还会吹箫或是会吹笛子。
住在我家里的时候,我家的伯父,每在晚饭之后必同我们玩这些乐器的。我的哥哥(伯父的儿子,钢琴弹得很好),吹箫吹得最好,这时候他放下了箫,对翠姨说:“你来吹吧!”翠姨却没有言语,站起身来,跑到自己的屋子去了,我的哥哥,好久好久的看住那帘子。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了你容颜。”就因为那支箫,翠姨对姐夫家的侄儿动了心。那男生是家族中少有的漂亮人物,翠姨也是优雅聪明的女子,从此两人之间有了别样的情愫在心底暗生。虽然看起来没有什么异样,不过是他讲故事时,翠姨特别爱听,他对翠姨说话时,用“是的”“是的”,而不用“对啦”“对啦”。
在父母之命下,翠姨订婚了,老式家庭无需征求女儿的意见,翠姨的个性也不敢说不。新式家庭也不会同意差着辈份的男女之间的爱情,那男生也没有发展这段感情的愿望。新旧两重阻隔不像一道板墙那样,绕到街上还可走进正门,而是彻底堵死,无路可走。
小龙女和杨过是师徒关系,郭靖都认为杨过爱上师傅是大逆不道,违反了伦理道德,会被全社会耻笑,若不是杨过视规矩如粪土,何来和小龙女的完美爱情?翠姨没有杨过的勇气,也没有杨过的能力,她的爱情自始至终只能暗恋着,然后以悲剧收场。
四、翠姨的认命和不认命
翠姨是认命的,自觉地觉得自己的命运不会好。她无法改变是出了嫁的嫁妇女儿这个身份,无法改变自己是心爱的男生长辈的标签,无法反抗父母之命的婚姻,所以她只能认命,不管心里有多喜欢,也不敢说出来。如果她生活在如今的年代,社会上流行婚姻自主,她也会随大流,在那个年代,她不敢标异立新。
她是不认命的,她反抗不了包办婚姻制度,反抗不了贴在她身上长辈的标签,但她可以偷偷地喜欢自己的喜欢。
“她一个人站在短篱前面,向着远远的哈尔滨市影痴望着。我的哥哥,在哈尔滨读书。”“哥哥穿的西装,自然很好看,因此在路上她直在看哥哥。”“翠姨梳头梳得是很慢的,必定梳得一丝不乱,擦粉也要擦了洗掉,洗掉再擦,一直擦到认为满意为止。”
她用自己的生命来维护自己的喜欢,临终前,姐姐让侄儿去看翠姨,她勇敢地拉了他的手,而且大声的哭起来了,好像一颗心也哭出来了似的,最后她笑着说:““我心里很安静,而且我求的我都得到了……”
她求的无非是自己的心,林妹妹也说过类似的话:“我为的是我的心”,翠姨主宰了自己的命,用生命完成了对心的守护。
五、翠姨身上蕴藏着萧红的抗争
萧红曾经以逃婚来反抗包办婚姻,可是一辈子她也没有能够求到心安。她追求爱情,得到的是一次次的背叛;她追求自由,精神上仍要依附男人;她想有个安定的家,一生都在流浪。她的抗争也像翠姨那样,在大风雪中去买绒绳鞋,明知道买不到,还是执着地去买。
“春天为什么它不早一点来,来到我们这城里多住一些日子,而后再慢慢的到另外的一个城里去,在另外一个城里也多住一些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