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七月半刚过,这个“节”应该算得上是中国56个民族人普遍都会过的一个节气吧,算得上是一个大节。
都说七月半鬼门开,俗称“鬼节”。其实吧,就是一个传统的祭祀活动而已,在这个节日里,祭拜祖先的氛围相对比较重,仅次于清明节罢了。恐怖气息都是一点一点渲染出来的,然后当成故事来讲,目的有的是为了阻止小孩贪玩不回家,少走夜路等等缘故。
但在形式上也有些小区别,比如我的老家那边,这个节日就要吃三天大餐,分别是初七,十三,十四这三天。
而我现在的婆家这边,则是过的七月十五这一天,重点是烧纸供奉,吃的基本无异于平常。
说是过节气祭拜祖先,我还常听老人家半开玩笑说其实就是过去日子清苦,找了这么个机会能吃到肉,所有大大小小的节日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有。
现在日子相比过去大有改善,即便不是大富大贵,也不至于像以前那样,于是能明显感受到现在的节气氛围越来越淡了,还能记住这些传统文化的,我认为除了父母一辈的人,也就还有一部分80后了。到了90后这一代人,基本上你要谈起这些传统节气,除了端午,中秋,春节,清明以外其它的节气,能接上话的屈指可数。
前两天正好七月半,发小群里,之一问到这一天吃了酱鸭没,这是我们老家特有的一道美味佳肴,在过去也是顺应过节才享受得到的。我当时的回答是,没吃,婆家这边没有这种吃法,用餐还跟平常一样,没有刻意加上几个大菜,倒是随处可见的三岔路口都在焚烧冥钱。
我们老家的习俗则是煮好饭菜先把荤菜端上桌供奉,大菜非鸡则鸭外加鱼,必不可少,仪式结束之后,再回锅翻炒。而且这一天吃饭的时间都会相比平时要提早一两个小时,兴许这就是过节气的特有形式。
【二】
虽说七月半这个节气随着时代发展逐渐淡出后代人们的记忆,主要是形式在淡化。然而这个名词并没有退出,不少恐怖影视作品,惊悚小说还是会乐此不疲的以此为题材,刻画一个又一个故事。
有道是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关于鬼这个抽象物,且不说真不真,毕竟没人敢跳出来验证个明明白白,重点是你行得正坐得端,光明磊落自然邪不胜正。
这种事情说多了被认为迷信,什么都推翻也只是自欺欺人,但凡存在的人事物,不会因为你不信就没有,虚幻构想的也未必都能实现,所以我选择尊重世间一切万物。
想起来写这些文字,纯属是无意在天猫精灵上听到一些主播在讲的一些灵异故事,恰逢七月半,自娱自乐一下哈哈。
PS: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不妥可联系删除。
作者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