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读到史记的第二章夏本纪,有所得以记之。
大禹是华夏民族具有雄才大略的一位伟大先祖。提起大禹这位上古君王,相信很多人对有关他的典故脱口而出,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等等,其实通过详细了解我们会发现,他对当时社会发展及其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敷布土地,治水成功,灌溉兴农,划分九州,创造文化,铸造九鼎,战胜三苗,制定禹刑,修筑监狱......
回顾大禹这一生那是相当的跌宕起伏!
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於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於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
译文:舜被提拔重用,代理执行天子的职务,按时巡行视察各地诸侯所守的疆土。于巡行中发现鲧治水太不像话,就在羽山海边诛杀了鲧。天下的人都认为舜处理得当。这时舜选拔了鲧的儿子禹,任命他继续从事鲧的治水事业。
从上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禹是在父亲因治水失败被诛杀,才开始了大禹治水的故事,有人肯定会说了,禹也真傻,这是个烫手山芋呀,他咋说接就接了呢?其实不然,他也不想接,用现在的话说:宝宝心里苦呀!
禹拜稽首,让於契、后稷、皋陶。舜曰:“女其往视尔事矣。”
译文:禹下拜叩头,推让给契、后稷、皋陶等人。舜说:“还是你去担负起你这一任务吧!”
君命不得不受,在这样的情况下,禹不得不临危受命,离开刚新婚四天的妻子,开始了长达十三年的治水生涯。在此期间有一件事一直被奉传为美谈,那就是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的这种为天下苍生献身的精神,以大家舍小家的大无畏精神,得到当时很多人的追捧。事实果真如此吗?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译文:禹伤痛父亲鲧治水无功被杀,因此劳身苦思,在外十三年,经过自己家门也不敢进。
通过史记的这段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是过家门而不敢入。可以说当时的禹是如履薄冰,他的父亲鲧治理九年水患未果被诛,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上面怪罪下来。那么治水成功之后怎样了呢?
皋陶於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则禹。不如言,刑从之。舜德大明。
译文:皋陶此时敬重禹的功德,命令天下都学习禹的榜样。对于不听从命令的,就施以刑法。因此,舜的德教得到了大发扬。
大禹治水成功,使他建立了极高的威望,已经无需再战战兢兢,众望所归地继承了帝位,废话了这么多,正题来了,请问是大禹建立了夏朝吗?
我在百度上搜了一下夏朝,结果如下:
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摘自百度百科
史记是如何记载的呢?
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
译文:过了十年,禹帝到东方视察,到达会稽,在那里逝世。把天下传给益。
差点被百度百科忽悠了,由此可见,大禹将天下传给了益,至于益和启(大禹的儿子)之间发生了什么,在这里就暂不作评论了。
纵观大禹这一生,活生生的将一手烂牌打成绝世好牌,如果他在治水时没有积极寻找解决办法而是消极放弃的话,那么也不会有后来的一代上古君王。所有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们不能轻言放弃,而应积极找出对策,使自己脱离困境。
其实我们经历的每件事都没有好与坏之分,《道德经》有这么一句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福能变成祸,祸能变成福。大祸即是大福,大禹很成功地将大祸转成了大福,所以说不到最后一刻,一定不要轻易放弃!
曾经每个人都有梦想,然而去实现它并不太容易,致使很多人被现实的社会磨没了梦想,着实让人惋惜!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见鬼了呢!
欢迎大家围观,要记得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