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自己呆在家一个劲去读一些如何提高阅读速度的书,读得我晕头转向。虽然知道了很多快速阅读的方法,可是不知道什么方法适合自己,正因为不知道,才到处去请教。
可是后面想想,这种为寻找快速阅读的方法而去阅读,根本不可行,只是行于表面,治标不治本。如果得到了方法论而不去亲身去实践,那方法永远只是方法本身,与你没有任何关系。
之所以有这样的行为,是焦虑啊。由于疫情现在还呆在家,看着别人一个个去上班了,有收入了,自己却无能为力啊。与其自己一天天白白耗下去,还不如看点书充实充实自己。不过这样看了几天感觉没有收获,这样也不行那样也做不到,可不是更急了吗。有些人觉得读书难,没有收获,坚持不下去,就是这个原因。
想想人类什么会犯了阅读焦虑证,一个劲的追求快速阅读,就是想急功近利啊。什么事都想快速要结果,而忽略了过程。
这也这个时代的部分人的特征,追求快,都想不劳而获。致使那些金融骗局屡屡得成,最终伤害还不是我们自己。
要知道,没有所谓的突然成功,那都成功的人在背后不懈努力的结果。
其实读书追求快也没什么好坏之分,毕竟,这是一个信息时代,各种信息,图书更新太快,如何还慢慢读的话,不知道会错过多少好书,也就消失好助我们成长的机会。
读书之所以有快有慢,是与一个人的能力,职业,阅读风格有个关系的。
记得有一次有读者问经济学家何帆老师,你怎么读书那么快,一年读三四百本书。说,你怎么做到的?何帆老师说,这个问题问错了。读书快慢并不重要,因为每个人的读书风格不一样,习惯不一样,读的书难易程度不一样,所以速度自然有快有慢。盲目追求读书的速度,往往欲速则不达。
著名电影导演伍迪·艾伦曾经讲过一个 话:他去上了个速读班,学会了十分钟内 读完《安娜·卡列尼娜》,别人问他,都有什么收获啊?他说,我知道这是一本关于 俄国人的书。
你看多荒谬,如果辛辛苦苦去学来的快速阅读方法,最终是这种结果,那去追求那些所谓的快速阅读方法论,就没有任何意义。
阅读我们人人都需要,毕竟一个人知识有限,它是与大师交流,拓宽知识边界,理解这世界的很好的一种方式。
但是如果你阅读是为了炫耀,为了缓解焦虑,那是不长久,更不会学到真正有意义的知识。
就像这个知识付费时代,很多人通过制造用户的焦虑感来贩卖产品。然而,如果只是基于恐惧和焦虑,学习的驱动力和持续力都不会很强。为了缓解焦虑进行的学习,就像是一根香烟,只能暂时麻痹你的神经而已。
所以,每当想要学点什么的时候,你需要好好问问自己:“我是基于恐惧还是基于热爱(兴趣)去学习和成长?”如果是基于恐惧,那不妨进一步追问:让我恐惧的是什么?
阅读也是一样,它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掘自己的兴趣,那你将不再需要坚持和自制力。而不是盲目追求快,当结果没有快速得到,就容易放弃。
唐朝诗人裴迪写过一首诗:“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我们可能读书快,也可能读书慢,可能读得多,也可能读得少,可能读得广,也可能读得精,都是可以的,但你一定要有所感动,有所触动,才不枉此行。
读书的秘诀在于,要学会“六经注我”,而不是“我注六经”。
什么是“我注六经”?你读书就是为了了解别人的思想,你读完了一本书也只是给别人的思想做了注释。
什么叫“六经注我”?就是在读书的时候要把别人的思想变成我的思想,万物齐备于我,陶冶出来自己的眼光,修炼出来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本书的意义,是由读者和作者共同完成的,读书不是听讲,而是对话。
就像何帆老师所说:什么是职业读书选手?
职业读书选手就像是矿工在地下挖煤,挖不出煤,就不能出矿井。你要逼着自己去思考,去和作者争论,做笔记,写书评。不动笔墨不读书,空闲时间必读书,这才是职业读书选手。
读书这件事,说难不难,说容易不容易,其实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关键在热爱,在于兴趣。
读书有点像跑步。乍看跑步没有什么诀窍,无非就是撒丫子跑呗。但热爱跑步的朋友会告诉你,跑步也没有那么简单,如果姿势不对,训练的方式不对,很可能反受其害,把自己跑伤。在很多人看起来,跑步是最枯燥的运动,但是热爱跑步的朋友还会告诉你,跑步是会上瘾的。
读书也是一样的,看起来简单,却有诀窍,看起来枯燥,却容易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