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和颐酒店女生遇袭;顺丰快递小哥剐蹭私家车遭暴打。这是最近在网上被围观热议的两件事。
我不由想起了近些年类似发生的几件事:
2006年,南京彭宇案引起巨大轰动,并引发热议:老人路边摔倒,扶还是不扶?更有人说让社会道德倒退了30年。
2011年,一则美女打骂环卫工“我不扔,你们吃什么”的新闻被报导,引来人肉搜索。
2011年10月13日,小悦悦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上前施以援手。
2013年,长沙女孩暴雨中掉入无盖下水道失踪,引来无数谴责。后来网络上一段马云1995年“正义喝止偷井盖大汉的视频”被疯狂传播,于是视线被转移,谴责被称赞所替代,并得出“做一个有正义感的屌丝是有前途的”结论。看来个人的前途命运远比他人的生命重要得多。
。。。。。。
一波又一波的围观,一浪又一浪的谴责,若干年过去了,时至今日,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发生了巨大的进步,经济、房价不知增加了多少倍,正义感在网上表现得玲璃尽致,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井盖还是那个井盖,问题也还是那个问题,似乎从来就没变过。是谁的错?个人的?社会的?还是民族的?那一次,我本想写一篇“一个井盖引发的惨案”,但终没完成。
这种事每每发生,内心里总会问问我自己:“如果我遇到了会怎么办?”
我想起了刚大学毕业的时候,想要见见外面的世界,坐火车去广州找工作。深夜在一个停靠站,窗外一名不轨者向内窥探,我看到形迹可疑,提醒坐在窗户边的乘客(窗户开着),有一位女乘客,趴在桌上睡着了,手臂上挽着随身携带的包,还没来得及反应,不轨者伸手抓住包用力向窗外撕扯,我第一次见此情景,却如鲠在喉,双脚如灌了铅一样想站却站不起来,而坐在我对面的一位农民工看见后立马弹起来,冲出过道,想要帮着抢回,然而却于事无补了,罪犯消失在茫茫夜色中,火车开动了。时隔多年,当时的细节还历历在目,每每想起,我总会鄙视我自己,我一直认为,是我首先看到的那个人,首先看到他准备抢包的动作,却没有第一时间站出来,否则,不会是这个结果。
若干年后的今天,我的内心比之当初已强大了不少,然而,再问问我自己,碰到类似的事情,我会第一时间站出来吗?审视自己的内心,说句实话,我没有底气装作如此大义凌然,虽然内心里很想,但实际的行为却不一定如此。也许是因为性格的懦弱,也许是对这个社会缺乏一种安全和信任感。
因为这个经历,当所有人都在为马云喝彩,都在把正义与前途联系的时候,而当我看到视频中马云说来回了四趟,最后才站出来喝止的时候,我想起了自己,我阴暗地认为原来他也有犹豫的时候,又在想如果当初他第一次犹豫后回头来的时候井盖真被偷走了,他会如何做,如何想呢?我无意诋毁他的正义,也许更多是为了开脱我自己,让自己有那么一点点释怀。
“见义勇为”在现代社会宣传的价值观里,无可反驳,大义凌然,但私下里,又有多少人将之成为自己内心里真正认可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我不知道网上所有的围观者中,有多少在现实生活中能做到不犹豫,不纠结,果断、勇敢的。得向他们致敬!
我想,就普通人来说,“勇者”大概分两种:一种是“不知者”,一种是“智者”。“不知者无畏”是因为不知道其中的危险也就无所畏惧,“智者不畏”是面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有一份可从容应对的自信。做为现代人,也许我们都不愿做那个“不知者”,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努力做一名“智者”,多一份从容,多一份自信,保全自己,帮助他人,不漠视,能如此,则善莫大焉!
我无意谴责谁,因为我没有底气,我仍就很困惑,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是那个果敢的人。也许有时候围观比不围观好,毕竟和颐酒店的那位袭击者最后就是看到围观者越来越多的时候才害怕逃跑的。
“不惹事,不怕事”,汪涵的这一经典语录,简单的六个字,应该成为我们努力付出要去达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