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角公园之于我,就好像地坛之于史铁生。不同的是我比他还算幸运的。他踏入地坛的时候,是一副荒芜衰败的样子,而我进入的太平角公园却是到处绿意盎然,勃勃生机。公园并不大,却给我留下了太多的记忆。就像史铁生说的: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在这两年多里,我曾经无数次的踏入这个园子,从不同的入口,这里的每条路每个径,我几乎都走过。公园中间一条主干道,分割成两片相对独立的区域。园子里间或有三三两两的人经过:有背着剑晨练的大妈,有打太极拳的大叔,还有匆匆背包赶路的上班族。印象很深的是一位坐着轮椅的大叔。他几乎每天早上都在陪护的陪伴下,在园子里转悠,或者穿过园子到海边木栈道上去练习走路,他应该是得了比较严重的中风,从轮椅上扶起来走路很费劲,但他的自律和坚持,让我感动。
还有一位大娘。那个夏天里,她几乎每天早晨都会准时来到海边的观景平台上,练习甩手一千多次。那次和她聊天之后才知道,原来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病,是从遥远的新疆乌鲁木齐,来这边康复疗养。对于青岛海边的环境赞不绝口,“到哪里都跟花园一样”,大娘看到了青岛美的一面。她问我:这退潮什么时候能涨上来呀?说实话,从小在海边长大的我,知道潮汐应该跟月相有关系,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或者这就是自然规律吧,月盈月亏,潮涨潮落,万物因循,亘古未变。
园子的西边,中间是一个圆形的花坛,据说原来是一片水塘。现在已是绿草丛生,间或还有蛙声阵阵。周围是一圈木栈道围起来,这是我天然的锻炼场地。记不清多少个早晨,我会准时来到这里,放上一段轻音乐,呼吸着青草香的空气,做几套康复动作。或者跟着背后的大姨大妈们,来一段儿八段锦。园子的东北角有一个花坛做的迷宫,这是儿子最爱去玩的地方。当然,这儿还有一片枫树林,到了秋天,满树的火红枫叶,又会引起人的无限遐思。
园子的南边出了南门是一个亭子,我叫作“观海亭”。坐在亭子上极目远望,远方的海天一色,白云重叠,海天交界处,有一片小岛卧在海上。稍近一点,有巨轮和几只小船在海上移动,偶尔也会有快艇驶过,海面上滑过一道白色的弧线。镜头再近一点就是海边的沙滩礁石,绿树红瓦。最近处是木栈道上晨练的人,从那棵“迎客松”下打卡穿过。这不就是“最青岛”的美吗?映入眼帘的还有那络绎不绝的拍婚纱照的新人们。这片最美的青岛海,不知装进了多少人的婚纱照和记忆里,这可能这就是“海誓山盟”吧。碰到有雾的时候呢,“观海亭”就变成了“听潮阁”。那时候就会看到另一种景色,一轮红彤彤的太阳,冲破重重云雾,慢慢的从海平面上升起。虽然雾锁,虽然孱弱,但太阳每天都会照样升起!
有段时间,我最常做的事就是清晨或日暮时分,来到海边,坐在那棵松树底下,听一段儿蕙兰瑜伽。海面升起一串串快乐的泡泡,水鸟划过海面,潮涨潮落,于是,海面上裸露出了礁石,被海水冲刷得光滑的石头,从很远的地方看过来,明显感觉到了海的层次。这一切,在湛蓝碧透的天空下,竟是那样的和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毫无违和感。选择一种退为进的方式修行,也是人和自然的友情携手。
那日我坐在我的观海亭,这个我来过无数次的地方。把双脚从鞋子的束缚中挣脱出来。看着远处的天,近处的海和眼前的浪,耳边响起的是李健的《大海啊,故乡》。当听到那句: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走遍天涯海角,总在我的身旁……我忍不住眼泪夺眶而出。开始是呜呜的哭,后来是哇哇的哭。我不想再忍了,我想那一刻把心里的委屈都哭出来,把这几年纠结的,困惑的,不解的一切全发泄出来——只是对着大海,也许只有他才能听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