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带桃子在郊野小公园玩耍,公园绿化不错,有很多蜻蜓在空中飞,人气很旺,有不少小朋友。
陪桃子蹦着跳着徒手抓了一会儿蜻蜓,显然靠“人力”和“双手”是抓不到蜻蜓的。
桃子累了,身体累但是心里依旧对“抓蜻蜓”这件事非常感兴趣。她从地上搜集了几片枯叶,还有十几颗小小的石子,不知从哪里捡了一条丝带,一个人蹲在那里好久,嘴里嘟嘟囔囔:“我要做一个工具,帮助我抓住蜻蜓!”
一个三岁左右小男孩被吸引过来,他站在一定距离外看着桃子做“工具”,好奇中蕴藏着蠢蠢欲动。
片刻之后,桃子抬起头来,两眼放光地说:“妈妈,你看!我的蜻蜓弹射机做好了!对,蜻蜓弹射机。它可以帮我把蜻蜓射中!”
旁边一直好奇地观察桃子手里“工具”的小男孩一下兴奋起来,他忽然冲过来,劈手抢过桃子手里的“蜻蜓弹射机”。桃子用力握了一下手,希望能保住自己手里的东西,但是小男孩力气很大很猛,一下把脆弱的树叶做的“蜻蜓弹射机”给扯破了,他拿着主体部分,赶紧转身跑开了。
桃子手上只剩下个叶子柄,她愣在那里,有点受到惊吓,脸上的表情分明在说:“为什么我会被抢?”片刻之后,她原地爆发,咧开嘴,仰天大哭起来。
桃子不去追也不去抢,而是站在那里看着天大哭,细细的脖子上青筋凸起,那样子让我有些心疼。
平时,我总要求她不能抢别人的东西,要对人友好,会不会导致她变成一个胆小怕事,不懂自我保护的孩子?
2
为人父母之后,总是会有各种顾虑,既怕孩子“熊”,又怕孩子“怂”。
那么,当孩子的东西被人抢走了,作为看护人的大人,要教孩子抢回来吗?
想象一下。
孩子在大人的鼓励下,特别勇猛地去把东西抢回来了,顺便还把抢东西的“熊”孩子打哭了,看起来一时是没有“吃亏”,但是孩子从此以后懂得了“以暴制暴”,遇到问题会通过“暴力”来解决,这,是我们的初衷吗?
况且,有的孩子,天生性格温和柔软,即使去抢夺并抢了回来,其实内心还是感到害怕,甚至可能影响孩子的安全感;
有的孩子,在大人的鼓励教育下,也并没有去抢了回来,被大人贴上“懦弱胆小”的标签;
更有护子心切的大人,干涉进孩子之间的纷争中,帮助孩子去叱责抢东西的“熊孩子”,最终,不是孩子之间抢来抢去,大人之间也剑拔弩张了。
无论是以上那种情况,都没能真正帮助到孩子如何处理和应对“东西被抢”的情况。
孩子的小世界其实也是成人社会的缩影,孩子之间争抢玩具,是孩子和同龄人之间的互动。当发生“孩子东西被抢走”这种不愉快的事情时,在家长看来,可能会觉得孩子吃亏了,被欺负了。
在成人社会里,“被欺负”的情况也是难以避免的,当孩子“被欺负”时,恰恰是大人引导孩子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好时机,可以帮助孩子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
3
当孩子东西被抢后,我们不妨试试以下“三步走”,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第一步,共情,认可孩子的情绪。
“蜻蜓弹射机”在大人看来,不过是几片树叶一把小石子,但是在孩子心中是她所珍视和喜爱的东西,可以说,无异于天价名牌包包之于我们女人。
孩子伤心哭闹是可以理解的。我蹲在来,语调温和缓慢地说:“你的玩具被抢了,你很喜欢它,妈妈知道你很伤心。”
“我还没来得及给爸爸看呢!被抢走了!坏了!”桃子满脸是泪,失望和沮丧溢于言表。
“哦!是的!爸爸还没来得及看到,被拿走了。但是,妈妈看到了!”我把她抱在怀里,“我们可以考虑考虑,有没有其他的好办法?”
桃子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她抽噎着,泪眼婆娑地用手臂紧紧环住我的脖子。我轻轻地抚摸她的后背。
有的时候,一个拥抱是平复孩子情绪的“良药”,肢体间的温暖告诉孩子:我理解你,我陪着你。孩子能够感受到。
第二步,鼓励孩子“自我保护、正当防卫”,避免弱者心态。
我提示桃子想想有没有其他好的办法,并没有鼓励她去抢回来,这并不意味着引导孩子不争不抢,逆来顺受,也并不意味着孩子是懦弱的。
恰恰,我想告诉桃子,如何自我保护、正当防卫。
“下次,你可以大声对抢东西的小朋友说,不行!不要!不可以!这是我的!好吗?”我抱着桃子,声音不大但是语气坚定地说,“你可以说,抢东西不对!拿开你的手!”
桃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对,妈妈,下次我会握的紧紧的,然后大声说,这是我的!”她鼻头红红的,表情却坦然了许多。
教会孩子自我保护和表达自我意愿,比让孩子去抢回来更加重要。当孩子大声而明确地表示“这是我的,抢东西不对!”,一般情况下,对方是会知难而退的。即便是被抢了东西,但在这种情景下,被抢的孩子也并不是“弱者”。
通过鼓励孩子自我保护、表达意愿,能够让孩子明白:我不是弱者,任何时候我都有捍卫自己身体和玩具的权利。
第三步,帮助孩子排遣情绪,并试着宽恕。
孩子与成人最大的区别就是情绪控制能力并不完善。孩子被抢后,内心会有一定的情绪,我们在认可她情绪之后,需要帮助她排遣出来。
“桃子,你知道吗?其实那个小弟弟也很喜欢你制作的这个玩具。”我笑眯眯地看着她,“当然,他抢东西是不对的,他想玩,是可以和你商量的,你同意了,他就可以和你一起玩或者轮流玩了,对吗?”
桃子撅着小嘴思考了一会儿,点了点头,“妈妈,我刚才很生气很伤心,我好不容易做好的蜻蜓弹射机,一下被抢坏了。原来他和我一样喜欢这个玩具,其实,他可以先问问我的。”
“要不,我们再做一个新的吧?”我提议。“嗯!”桃子点点头,稚嫩的脸上风雨初霁,雨过天晴。
引导孩子说出内心的感受,帮助她发泄出委屈的情绪,并一起分析界限和对错,这样会让孩子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的时候,能够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
另外,家长通过适当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会宽恕别人。有的孩子抢东西之后,他的家长会干预道歉,自然是好。
但是,如果对方并没有主动道歉,我们也无法去控制别人的行为,这时候,需要大人帮助梳理孩子的情绪,帮助她释怀。当我说出“他抢东西是不对的,原本可以和你商量”这个观点时,桃子眼中亮光一闪,她释然了,并且明白:以后自己也不可以抢别人的玩具,再喜欢也不行,但是可以去和别人商量。
4
这段带有冲突的经历,有一个不错的结尾。
小男孩的爸爸在他抢了东西跑开之后,就拔腿去追他。后来,爸爸把小男孩带了回来,小男孩手上拿着几片绿色的树叶,他默默地走过来,把手里的叶子放到桃子身边,示好地望着桃子。
桃子抬头看了他一眼,没说话,笑了。
友谊之花瞬间绽放。
冲突普遍存在,教会孩子如何应对冲突,会帮助孩子更从容地与人交往、更好地体会人间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