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私语13

黑白之间的教育

图片发自简书App

白夜私语13

131

教育是慢的艺术,这是张文质老师的一句话。孩子的学习与成长本身就是一个慢的过程,如何艺术性地应对这一过程是考验我们智慧的一个问题。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的是耐心的等待,而不是急功近利地看到结果。对任何处境都不要绝望,相信自己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那把钥匙。任何一件事情有入口就会有出口,被套牢总会有解套的一天。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够应对他所面临的一切问题!作为家长,我们需要的是把信任留给孩子,把等待留给自己。

132

我再次想起一句话:教育科研是垃圾。我可以考证这句话的来源,但没有必要,必要的是我再次确认了这句话的可信度。

从教育课题成为教师晋升职称的条件后,也逐渐偏离了教育课题研究为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方向,丧失了它本身的价值与意义,成为晋升职称的一种工具。“课题研究”基本上成为某些人标榜成果捞取资本的一种途径,也为论文造假埋下了邪恶的种子。

133

我越来越反感一些“正常的”或“正统的”或“主流的”或“正规的”或“正式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不属于我们这代人,与我们格格不入。我更愿意自己是一头在辽阔草原上随意觅食的狼,穿梭于青草与灌木从中,寻觅属于自己的东西。

134

一个人在遇到困难时最先感受到什么呢?首先是无助感、无力感、孤独感、寂寞感、恐惧感,然后是逐渐产生背水一战的决心,战胜困难的信心,再然后是柳暗花明的豁然开朗,最后感慨:原来这样啊。

135

业绩是操控一个人最好的指标,教师就是被业绩操控的一个巨大的弱势群体。

136

目前的教育,家庭教育仍是重中之重。家庭教育中养成的一些不良习惯,在学校教育中基本上无法改变,家庭教育的失败之处基本上无法用学校教育弥补。但是,学校教育的失败之处却可以由家庭教育来弥补,做起来也相对容易一些。目前的困难在于家长们也处于一种极需要受教育的状态。所以,学校教育能否取得更大的成功,关键在于如何教育好家长。

137

每个业内人士都知道自己这一行业的优势与弊病,但趋于一种随大流的意识惯性和行为惯性,没有多少人想去创造性地发挥优势改良弊病,所以绝大多数人只能是平凡的普通一员。教育这一行业也是这样,每个教师都能找出教育的若干弊端,但每个人都迫于惯性、迫于利益、迫于压力而在努力地追逐成绩、成果、成就,而教育改革的最大阻力也来源于这种普通教师的惯性。普通教师不支持教育改革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仍然是教育改革中的受害者,不仅仅是教育改革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而教育改革的红利也基本与他们无关。比如绩效工资,他们拿的仍然是最低的。

138

分析一下“学困生”的成因我们不难发现,“学困生”产生的一个关键的因素是孩子们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如果给孩子足够的思考时间,孩子们自己会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阿基米德讲:给我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可以把地球撬起来。从教师的角度来讲,给教师足够长的时间,教师可以把任何一个孩子(智障者除外)送入大学的校门。显然,能够撬起地球的杠杆是不存在的,但教师和父母给孩子足够长的思考时间是可以做到的,需要我们更从容一些、更淡定一些、更理智一些。所以,对孩子的教育来讲,教师和父母就是那根“撬起地球的杠杆”。教育的成果要真正地显现出来需要漫长的时间,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作为教师和父母,需要的是等待,需要的是给孩子必要的帮助,而不是急于去看孩子的成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所谓“学困生”的说法是一个善良的谎言。

139

我在本子上记下:平静的恨。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绪,我也不能确切地描述。只觉得平静下来时,我的恨没有任何症状,这样可能对学生的伤害或对别人的伤害更小一些吧。我想,能描述出来的恨应该不是真恨。

坐在教室里的孩子平静下来看书的样子还是蛮可爱的,效果肯定不会差,那怕这时他们心中想到的是对老师的恨,是对学习的恨,是对社会的恨,是对父母的恨,这些恨也是蛮有意味的。

140

当我对所面对的学生感到无奈时,我也就丧失了改变的勇气和信心,麻木地看着他们了,不知道对他们而言是福还是祸。

2019年03月07日

黑白之间的教育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文均为作者原创,侵权必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