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收到孟实先生信笺

图片发自简书App


  初次接触孟实先生得益于小强发帖《朱光潜谈美》,全书是朱光潜先生以朋友名义写给全国青年的十二封信,话题宽泛随意,生活气息浓厚,亲切自然,以下是我的几点感触。

  信笺一:《谈读书》 

       初读《谈读书》,至少我是非常震撼的,我读了很多书,却没有孟实先生道出如此透彻,自小知道读书重要,实不知读书到底带给我们什么,读孟实先生一文,随即记下如下深刻的道理:我们千万不要小看一个爱好读书的人,他的素质、修养、学识、抗诱惑能力要比一般人强得多。这种变化可能一天两天无法比较,假至五年、十年,那将是一种生活和另一种生活不可估量的差异。我们要在读书中寻出趣味,这种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常时节,便会萎谢。读书好比探险,不能全靠别人指导,自己须得费些功夫去搜求。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

图片发自简书App


          信笺二:《谈动》、《谈静》

       《谈动》与《谈静》相映成趣。先说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动”,人是动物,从动的中间可以寻出无限的快感,流行语中不是有“闲愁”之说吗?闲人大半易于发愁,就因为闲时生机静止而不舒畅,“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闲愁最苦,所以没事的时候打网球、多读书、多行走、多栽花木……假如你实在不喜欢这些玩意,谈谈笑笑、跑跑跳跳也是好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再说人生乐趣的另一半得之于“静”,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我所谓的静,不是物界的沉寂,而是心界的空灵,要善于“感受”和“领略”生活中的趣味。好比喝茶,渴汉只管满口吞咽,会喝茶的人却一口一口的细啜,能领略其中风味。 

        是的,像小孩子那样,用一双无知幻想的眼睛看待周围的人、物和事,也会生出无穷乐趣,纵然这种乐趣在成年人严重极其无聊,然而独慰己心不已足够了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世喧嚷中,你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你心中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这就是忙中静趣。”

  信笺三:谈摆脱

  “舞台上的悲剧生于冲突之得解决,而人生的悲剧则多生于冲突之不得解决。”文章之术在知遗漏,生活也要知所遗漏。正如“长枪短戟,用各不同,但精其一,已足制胜,汝才有偏向,姑发展其所长,不必广心搏骛也。”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理解的是,人要在其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兼容并包,在泛的基础上钻研专业成为小专家。而现实中很多人都是在自己能力所不及的范围内,纠结、恐慌、拿得起、放不下、种种都是因为“摆脱不开”,所以生命变成了一幕最大的悲剧。

         摆脱是得自救,尽心尽力、适可而止就大获全胜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章链接:http://www.jianshu.com/p/ceb47a7f37b2 功能很全
    BookKeeping阅读 767评论 0 0
  • 世界上有南极和北极,在中国东海上还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东极 星期五,阴。整整一天,忙忙碌碌,稿件改过了一遍又...
    陌晏阅读 7,332评论 1 6
  • 周六下午,孩子放学后假期就算开始了,回家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目的地~鸡泽 参与人员...
    自由和人生阅读 2,905评论 1 3
  • ...
    一只吴忧忧阅读 2,85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