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距市区10公里,坐车比开车方便,我们选择了坐公共交通。
这里是集大熊猫科研繁育、保护教育、教育旅游、熊猫文化建设为一体的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研究机构,票价52元/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走进熊猫基地,景区的导游图规划了A、B两条线路,可以坐景区内的电瓶车(自费)或徒步。整个景区呈环形的小山包,A线覆盖景区的全部景点,需要上山下坡,时间长,B线路面平坦,重点观看熊猫从出生到成长的种群特征。时间相对较短。我们时间充裕,走了A线路。
大熊猫繁育基地是以人工打造的模拟大熊猫野外生态的环境的家园,大熊猫在这里从出生到幼仔、成长、长大,到成年大熊猫,分布有序,大熊猫月亮产房、太阳产房,大熊猫饲养区、成年大熊猫别墅等等,不同年龄段的熊猫在这里繁衍生息,其乐融融。
好友之前说来看大熊猫一定要早一点,迟了熊猫吃饱会进屋睡觉,我们坐公交车到了已经10点多钟了,天气很好,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原以为我们到达的时间熊猫会不多,走进景区,首先看到的是熊猫商店,里面有各种各样憨态可掬的熊猫玩具和工艺品,熊猫邮局,道路两侧熊猫知识的各种文字介绍,走不远,在饲养区内看到三只未成年的圆滚滚、胖乎乎的熊猫在打闹,翻过来打过去,软萌萌的,太可爱了,另一只熊猫爬在木桥上悠闲地自顾自地吃竹子,样子真让人萌化了。在围栏外面慢慢聚了不少人,带孩子的为多,熊猫活动的场所内搭建的假山,木桥,高低错落的植物很多,有高大的树茂密的树叶,也有低矮的植物,涓涓的小溪,整个环境如同自然界熊猫的家园,随处可见一筐一筐的嫩竹子、竹笋放在那里,熊猫是比较懒惰的动物,坐在那里吃竹子,只拿手边的,一步都不愿意挪地方。
熊猫山饲养区大大小小分布了很多,一般里面有三到四只未成年的熊猫生活一起,成年后的熊猫一般都是独居在别墅,饲养区的文字上都有每只熊猫的名字、年龄等资料,景区内有熊猫科学探秘馆和大熊猫博物馆,还有深受小朋友喜欢的《大熊猫繁育的故事》动画片在循环播放,让我们了解到这一特殊物种从繁育-成长-成年的日常生活习性。
最让人期待的是看刚刚出生的幼仔熊猫月亮产房和太阳产房,在恒温的玻璃房内,小小的熊猫幼仔趴在绒毯子上,黑白相间的毛发,刚刚长出来,软萌的样子,瞬间俘获你的心,真忍不住想抚摸一下。
中午的时分,熊猫有的在不停地吃竹子,有的躺在外面四仰八叉地睡觉,还有的攀爬在树枝上休息,看到嬉戏打闹的熊猫还真的很少,基本是独自行动的。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是熊猫喜欢的睡觉样子。
这里的熊猫真的很多,成年熊猫体态憨笨,爬起路来晃晃悠悠,未成年熊猫生性活动,时常打闹、玩耍,大部分还是比较安静,吃着竹子,眼睛都不抬一下,熊猫这种动物外表萌态,不管什么样子都让人觉得可爱,可是我们在熊猫博物馆了解到,熊猫的性格也并非外表看到的这般温顺,它还有个名字叫“食铁兽”。它的咬合力非常惊人,在整个动物界排名前五,比北极熊、狮子、老虎、棕熊稍逊,战斗力丝毫不逊于这四种猛兽。外表可爱,黑黑的眼圈,憨态可人,爱吃竹子的熊猫,发起怒来也是非常可怕的。
别看成年大熊猫体积庞大,出生时的大熊猫最小的只有40克,全身呈粉红色,和一只鸡蛋的重量相当,成活率还很低,出生1-2周后身体开始变色,黑白开始分化,一个月之内,它的耳朵、眼圈、腿和肩带开始和妈妈一样,6-8周眼睛开始睁开,90天左右长第一颗牙,100天身体才勉强支撑起来,4个月熊猫幼仔开始活跃,1岁左右开始吃竹子,1岁半牙齿长齐,开始变成熊猫的样子迅速成长了。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珍稀物种,据调查,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