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原来的计划,我要力争在2020年之内完成中国式创新三部曲的最后一本。一开始设想的题目是《中国式创新:产品、服务和哲学》,开始深度构思时发现这样的安排有一点点问题。产品和服务已经在第一本《中国式创新:流程、结构与文化》和第二本《中国式创新:个人、团队和组织》中讨论过多次,而哲学也和第一本中提到的文化有重复之嫌。在茫然之际,受到另外一些商业畅销书的启发,开始严肃地思考用小说的形式来包装和传播创新相关的知识。无论是第一本还是第二本都充斥着比较多的管理学相关的内容,可读性确实有待提高。写《中国式创新:个人、团队和组织》的时候,我已经加了很多的案例和故事,比起第一本已经有所改善,但是还远没有达到让读者拿起来就放不下去的理想状态。如果能用小说的形式来包装,并适当融入创新相关的知识,也许可以达到那样一种状态。无论这些创新相关的知识是否已经在第一本或第二本中有所提及,我还是可以在小说的展开过程中逐渐渗透和展示,通过重复来强调那些和“中国式创新”相关性更强的内容。最终,我期望这第三本可以视为中国式创新三部曲的总结,为整个系列画上一个句号。
写小说有一个特点,就是不需要做太多的调研。前面两本都包含了大量的调研,调研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很多时候调研的质量和所需的时间并不在我的掌控之中,在调研发出之后的漫长等待给了我很多的无奈。小说看重的是情节、人物、写作手法等。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否写出好的作品完全取决于我的能力,只要我好好构想,用心写作,还是有信心写出禁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整个写作过程虽然也会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困难,但我乐意来面对一个新的挑战。写小说还有一个额外的益处,就是可以不引用。前两本是学术作品,要交代观点和事实的出处,因此耗费了很多的精力来写引用和注释。现在简单了,写写故事,不需要太严肃。
那写什么题材的小说呢?现实、推理、神怪、言情、武侠、还是其他?这些小说中,作为“成年人童话”的武侠小说毫无疑问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我本人和武侠小说也有比较多的渊源。我来自云南大理,金庸先生在《天龙八路》中对家乡的描述让我痴迷,也让我为美丽的家乡感到自豪。小时候,阅读的选项远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几本精彩的武侠小说已经可以带给我最大的满足感。初中时,要穿过一片农田去上学,一个人走在田埂上之时,总幻想自己是大侠。高中时在宿舍熄灯后点着蜡烛看武侠看近视了眼睛,有一次还点着了被窝,我从上铺把着火的被子往宿舍的地上一扔,说时迟那时快,睡在下铺的兄弟将一盆隔夜的洗脚水浇了上去,一阵青烟过后,火灭了。这些都是美好的回忆,已经在漫漫人生路上逐渐淡忘,说不定这次写作可以帮我唤醒一些沉睡的记忆。写武侠小说我还有一定的基础,小时候幻想自己是大侠之时,就已经在构想一些有趣的情节。后来的现实很残酷,大侠梦只有在潜意识悄悄地躲了起来。一直到在美国开始工作的时候,住在深山老林里,晚上除了安静还是安静,实在是没啥事可干,才写了一个短篇的和点苍派相关的武侠小说,这个短篇武侠小说最终成了我“美国往事”系列的最后一篇。短篇中的一些内容和情节设计可以作为小说的基础和种子,这样我就不是完完全全地从零开始了。
也就是说,我打算说说大理点苍派的故事。除了描写刀光剑影之外,还要试图将点苍派作为一个正在努力实践创新的组织来写。写了大概一万多字的时候,我意识到只写创新是不够的,组织的管理涵盖方方面面。因此,我决定将自己能够涉及和表述的管理学各个专业的知识都植入到武侠的故事里,包括组织变革、转型、人才梯队、战略、领导力,创新等等。希望这本书可以成为管理的学者和实践者的“有用的消遣”。为了融合管理学,我也只能借用很多近现代管理学大师的成果,归到了书中各个人物的名下。“张冠李戴”之际,我要对实践和传播管理学知识的业界和学界表示感谢,正是这些实践者和研究者给了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金庸先生启示我们,要给武侠故事找一个历史背景,这样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读起来更有味道。我选择了段思平建立大理国的前后那段时间作为本书的背景。段思平是大理国的开国皇帝,是我们熟悉的段誉、段智兴等人物的先祖。段思平的出生地有争议,有人认为他来自大理剑川县的院榜村。剑川是我的家乡,这也算是对家乡的推介吧。这样的安排也丰富了本书可以涵盖的管理学内容。段思平建立大理国的过程需要更多的战略性思考和谋断,总体而言更加的宏观。而点苍派的几次转型,以及杨栩之对武功的创新,相对而言更加微观。两相结合不仅仅提高了可读性,也丰富了本书期望传递的知识。书中还写到了剑湖宫,可以认为是一个小规模的初创企业的样板,其做法和较为成熟,规模也较大的点苍派又大相径庭。书后后半部分提高的飞鹰帮,可以认为是一个敏捷型组织的例子。
写作的整个过程是一个典型的创新流程。始于开拓思路和构想情节的创想,然后对这些创想进行评估,选出一些值得书写的创想,随后动笔把这些创想的框架写出来,接着就是很多轮的丰富和优化,最终定稿。在整个流程中,如果发现一开始的创想有不合理、不吸引人或者可以改进的环节,那就需要及时修正。这样一个迭代的过程可以反复多次,本书也随之逐渐丰满起来。书中的角色在推进写作的过程中也逐渐丰富了起来,出现了很多一开始完全没有设想到的人物和相关的情节。毫无疑问地,小说中的一些人物和我的经历有一些共通之处,但他们并非是我的思想的代言人,在小说里他们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追求。
扪心自问,本书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相对的短板。一是爱恨情仇。一本好的武侠小说显然离不开请,写情,特别是男女之情,却不是我的擅长。“为赋新词强说愁”,我还是硬着头皮写了一些,希望我在这方面付出的努力不至于让读者视为做作。二是语言体系。我已经搜肠刮肚,苦于能力水平有限,实在是找不全和现代的管理学专用名词相对应的古语。比如说我用了“统率能力”来替代“领导力”,但是对于“战略模型”这样的用语却找不到得体的替代。希望读到这些“别扭”的用语之时,读者们可以付之一笑。
离不开的还是家里人的支持,再次对妻子和岳父岳母爸爸妈妈表示感谢。当我一开始动笔开始些这本书的时候,小朋友快一年岁零十个月了,在他的婴儿期,我会写完至少三本书。而当我开始做最后的优化和调整之时,他已经三岁多,他的妹妹也刚刚坠地。这是一段特殊的经历,未来可以有很多的回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正是他的成长过程让我意识到灵性来自家庭的呵护,因此我又在书中增加了一些内容,希望为主人公的能力找到合理的源头。
二零零零年十一月五日,妹妹见到金庸先生,获得金庸先生写给“杨晓冬小友”的书签,上书“冬日破晓飘初雪,轻寒凛人凝皎洁”。二零零七年六月十八日,有幸在北京大学聆听金庸先生讲学,先生提到“班门弄斧,兰亭挥毫,草堂赋诗,北大讲学”。二零一八年十月三十日,于海上惊闻金庸先生仙去,深感悲痛。当时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写出一本可以在“江湖”上留下痕迹的作品。本书最终起名为《侠骨雄心——点苍派的创新与变革》,暗示着我要写一个《侠骨雄心》系列,而这第一本一定要从最熟悉的家乡写起。
要再次强调的是,本书的终极目的是通过可读性和娱乐性来讲解和传播管理学知识,因此有些描写和阐述会显得有些突兀和强加。在唐末的西南蛮荒地区,历史上估计不会有书中所描写的一些现代的商业模式和商业行为。但是,希望各位读者不要过于纠结,只要你觉得可以从书中获益,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以下是对本书各章所涉及的管理学内容的概述,各位读者可以参考:
点苍山顶,双星闪耀:管理学内容不明显;
父母之律,灵性之源:创造力的来源和守护;
雄心难灭,夕阳莫残:创新实现的环境、系统性思考
思平思平,天下太平:管理学内容不明显;
卿为我痴,我为卿狂:管理学内容不明显;
风云突变,危机乍现:财务表现、经营环境的变化
扑朔迷离,下山求解:危机管理及应对;
伊人已逝,音容犹存:管理学内容不明显;
宝韬迅腾,搭台唱戏:创新方法论、市场调研、竞争者分析;
五力消长,穷则思变:战略性思考、战略制定、变革;
风起云涌,持续改进:战略执行、持续改进;
崭露头角,整顿乌蒙:管理学内容不明显;
剑湖之畔,难解之谜:管理学内容不明显;
万仞绝壁,百载深宫:管理学内容不明显;
分派崛起,振羽齐飞:初创企业关键维度;
金针济世,妙手回春:变革的八个步骤;
智勇双全,威震黔西:教练型领导力;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变革的持续与巩固;
取长补短,推陈出新:变革的持续与巩固;
借道西征,三军对峙:沟通方式;
暗紫融黄,群策群力:创新思维模式、创新方法论;
点苍剑法,圆满功成:创新方法论、设计性思维;
奇袭皇宫,偷天换日:团队管理;
借刀杀人,风波不止:容错机制;
镇守通海,侥幸脱险:团队管理;
谨奉遗命,问道西岳:管理学内容不明显;
辉秀武馆,行胜于言:管理学内容不明显;
拳勇末技,修心为上:管理学内容不明显;
易筋洗髓,自有机缘:管理学内容不明显;
神龙渡江,借兵讨贼:领导力:领导人的内心;
天下英雄,尽在少林:创新思维模型
万佛朝宗,辉秀灭门:系统性思考;
改头换面,深入鹰巢:敏捷型组织;
萧墙之内,利字当头:敏捷型组织;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管理学内容不明显;
江湖险恶,倦鸟知返:卓越企业特质
智勇双全,破城诛贼:管理学内容不明显;
变革大势,强弩之末:SWOT、头脑风暴、组织成长周期;
寺登街旁,侠影翩翩:管理学内容不明显;
双星再聚,君臣之道:管理学内容不明显;
点苍雄图,终归尘土:组织成长周期;
何以为剑,无剑之剑:S曲线、创新方法论
棋逢对手,帝星陨落:管理学内容不明显。
现在,亲爱的读者,请拿起你的思想武器,让我们携手策马江湖。
杨晓冬
于云南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