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创立道教的太上老君李珥是李姓始祖,李唐王朝因此尊奉道教。大家是否想过,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会派特使唐僧去佛家圣地取经,以佛教护国教民?不合逻辑,似无可能啊!
而这正是营销大师观音菩萨的杰作,“把佛经卖给道教徒”与“把梳子卖给和尚”有异曲同工之妙。
为了把佛教兜售给唐太宗,让他心甘情愿发动西天取经,观音布了一个很大的局,调动了各方面的资源,把真实意图隐藏在一大段琐碎、冗长、拖沓的过程中,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地合情合理、自然而然,似乎事情都是偶然间推进到这个结果的,表面上一切都因唐太宗而起而变,里边没有观音菩萨什么事。不仅唐太宗看不明白,感激涕零、心甘情愿地“入吾彀中”,连读者也被骗过了。
伟大的营销从来不着半点营销的痕迹。
如来给观音交代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让道教徒唐太宗发动西天取经,需要思考并解决三个问题⋯⋯
Question 1:唐太宗本来信奉道教,如何让他改信佛教?
一般的营销认为,只有尽可能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才能赢得客户、抢占市场。但伟大的营销大师从来不信邪,我才不管客户需要什么,我只在意我想卖什么、能卖什么,没有需求那就创造一种需求。找到竞争对手痛点和弱点,根本动摇消费者消费习惯,创造出新的销售需求。
Question 2:(小乘)佛教早已流传东土,一直反应平平,如何让唐太宗对佛家突然产生特别的兴趣?
非常之功,必用非常手段,必须策划热点事件,博取关注、抓住眼球,再适当切入客户心理,提供优良客户体验,提升客户好感,引起共鸣,做成买卖就是迟早的事。
Question 3:如何让唐太宗自觉自愿意志坚定地投奔佛教?
强买强卖不行,坑蒙拐骗不行,靠一时的策动、一次性的投入,也必然难以为继。必须建立持续不断的沟通渠道和实际交互关系,提升客户黏性,培育忠诚客户。
行动的步骤和着力点已经想清楚了,行动自然不再话下。但是还需要一点耐心,而观音菩萨有耐心……
第一步:把唐太宗折腾一番,甚至让他死一回(有机会上,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上)
这一点上,观音或许采用了“不争当竞争”的手段。为什么说“或许”?因为折腾唐太宗、把他吓死的,都是“道教”谱系的人,龙王、人曹监斩官、阴司地府,明面上看,与观音和佛家的人什么关系。或许是观音收买了竞争对手的员工,或许是他成功利用了竞争对手的失误。不管怎样,道家上上下下的神仙都没帮上信封道教的唐太宗什么忙,他嘴上不说,心里肯定暗暗叫苦、有苦说不出,虽不至于立马背叛,也一定不是铁板一块、笃信不二了。(预告:具体分析请看明后日推送的《倒霉鬼:泾河龙王》 & 《新闻调查:“十代阎王会见唐王李世民”的背后》)
第二步:不停灌输“只有佛教才能救大唐”(口碑营销往往有效,但也可能有害)
阴司阎王、判官反复告诫唐太宗:要想把阴曹地府里的冤魂超度干净,永葆大唐江山稳固,只有佛教才有办法,回去抓紧办一个“水陆法会”,立马见疗效。
这就是“口碑营销”,看起来更和观音没啥关系了。但这也证明了上一段所说的“或许”并非无端指控,这些人明明是“端着道家的饭碗,给佛家干事”。有时候,“口碑营销”并非都是客观真实的,呆呆友情提醒:看广告可要当心留神。
第三步:继续吓唬唐太宗,促使其表态(尽一切可能黏住客户,让他没机会犹豫逃脱)
阴司地府经过一番吓唬说教(产品介绍与服务演示),唐太宗口头答应回去就办“水陆法会”(初步达成购买意向)。可在临送他回阳间的时候,判官以各种理由成功让唐太宗交了“保证金”,并作出“献南瓜”的承诺(与客户建立更密切联系,提升客户反悔的信用成本和经济成本)。
第四步:一击而中,彻底感动唐太宗这个大客户(客户被感动了,买卖已不重要。别和我谈钱)
在“水陆法会”上,观音适时现身,大领导亲自到会,给足了面子,大大提升了规格档次,并送上豪华大礼包(九环锡杖、锦蝠异宝袈裟)。唐太宗自然是喜不自禁,对佛教的好感和忠诚度瞬间爆棚。
而观音只幽幽地说了几句话:“西方灵山 佛教圣地 大乘真经 保国安民 限时销售 欲购从速 到店自提 过期不候”,便闪身走了。
唐太宗自然是如获至宝,抓紧选人去抢购啊!不仅选出唐僧作为特使,还和他结成兄弟,以提高特使身价,再让他穿戴上观音赠送的“企业文化衫”,浩浩荡荡出发了。
至此,销售完成,大获成功。观音不仅成功让原本信奉道教的唐太宗(和尚)开心爽快地发动西天取经运动(购买梳子),而且还成功把“给你传经”转变为“我要取经”(买方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佛家只需坐等买家上门就好了。某种意义上看,《西游记》后面的故事都是在为这次伟大营销提供“售后服务”而已。
现在再来看原著那几十页繁琐、冗长的叙述,越发感到并不是可有可无的。长篇大论的作用就是让读者、让当事人忘掉事情的来龙去脉,相信一切皆是天意、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很多时候,要完成营销,需要耐心和定力,需要做足前戏,越是伟大的目标,越要经过漫长的过程。火候到了,买家自然就自觉自愿掏钱买单了,甚至是抢购。成功的营销从来都是不着半点营销的痕迹。
伟大的营销,和伟大的战略、谋略一样,往往在事后才显示出其真实意图;而有些,事后也不对人呈现本来面目。深层次上看,营销大师,同时也是伟大战略家、谋略家,他们不同于常人的是,最能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隐藏于喧嚣背后,乐得大众参悟不透其运筹之妙,而流于各种参测和玄妙的传说。
观音菩萨将一部《西游记》全部的热闹和荣誉拱手让给孙悟空,自己甘愿作为一个配角出现。在呆呆看来,观音运筹西天取经行动是一个宏大而巧妙的战略规划。一定程度上说,整部《西游记》都只是这个战略的注脚;唐僧、孙悟空所谓的丰功伟绩,只是热闹浮夸的表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