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读成语“爱屋及乌”,在其反义成语里面看到了“殃及池鱼”。
我当时第一反应是书上搞错了吧,不是叫“殃及鱼池”吗?
我为何这么自信?自从我知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句话后,我的怀疑精神就被彻底激发出来了。
什么都要去整个明白。可是那个度娘并不是那么伟光正,谷歌俺没使用,本傻一直使用傻瓜式360套餐。
当时问家属,家属说本来就是“殃及池鱼”时,我稍作细想,确定是自己错了,还是固执的去度娘家,尽管不是好相信她。
要想改变错了几十年的东西,必须自己花功夫去查询,这个过程可以加深印象,改得较快。
不出所料,还真是“殃及池鱼”
释义:殃:使灾祸。池:护城河。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一说池鱼是人名)。比喻无辜被连累而遭受灾祸。
静下来细想,到底在我的认知结构里还有好多是错误的呢?
知道的不一定做得到,但是那些错了几十年的,自己根本就不知道。最要命的是,生活中一般是没人提醒你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