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基本途径
所有人获取知识的途径有:
体验-------来自五官的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试错---------试过之后,知道错了,以后就不再犯了。当然,也许在试过之后,发现不仅没错,而且很正确,那么,我们就获得了一项新的知识或者技能。
观察--------观察”扩展了我们的学习范围。我们依靠观察常常可以从他人的经历中获得经验或者教训,进而将其转化为自身拥有的知识。正所谓“他人亡羊我补牢”。
以上,都有局限性,对“体验”、“试错”和“观察”进行补充的,就是“阅读”。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更加重要的手段,当然也是相对更加需要运用心智能力的手段。
文字的出现,使得人类的经验积累不再仅仅依赖基因遗传,人类开始使用文字记录并存储信息、获得知识、传播经验……
今天,只要拥有足够的阅读能力,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过去难以企及的“博士”级的知识量。
3、主要手段
正确地思考”,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文字出现以前,人类已经能够思考,但局限于已掌握知识的数量,当时的人类很难正确地思考。
思考、求知的过程,某种意义上就是探求因果关系的过程。
开启心智、正确思考,更值得我们投入时间与精力
4、经验局限
猴子,冰水,香蕉
经验主义害死人-----不能碰香蕉,会挨揍的。谁碰香蕉,揍谁。成了条件反射。
个人面对无法亲身体验的知识,其表现往往为恐惧;而群体面对无法亲身体验的知识,其表现往往为疯狂。有句话非常精辟:“很多时候,人们的善良出自于软弱,而他们的残暴只不过来自于恐惧。”
不仅存在无法通过个体或者群体经验获得的知识,还存在与现有经验相悖的知识
关键的第一步是:记住并理解以上的例子,牢记在这世界上确实存在“与现有经验相悖的知识”,再把这句话变成经验,用它去类比未知,而后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论”,挣扎着进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当然,必须申明:无论是谁,都有放弃进化的权利。
5、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基础是阅读理解能力
那些检索能力建立在相当熟练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之上
突破了阅读障碍的人,随着自身知识的不断积累(不停地阅读、观察、理解、交流、沉淀、筛选),终究会发现图书馆的好处。
写作能力在自学能力中占据重要位置
只是写作能力中最基本的一种——写出简洁、有效、准确、朴素、具体的说明性和说理性文章的能力。
实践能力是自学能力最终转化为真正价值的根本
自学能力的打造就是从我们认真对待它开始的
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
对抗“选择性输入”的最好办法就是借助我们最好的记录工具——纸和笔
一个有着这样良好记录习惯的人会获得他人无法拥有的处理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反刍”。这种“反刍”能力是我们避免成为“选择性输入”受害者的重要保障。
了解学习的进程
在学习的时候,进展和时间的关系肯定不是线性的——想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基本没戏。
若把学习中时间和进展的关系理解为纯粹的线性关系,那我们最终根本不可能收获满意的进展
第五章 思考
1、 勤于思考
人都有大脑,闲置还是使用,是个问题。有脑子却不用等于没脑子。如果用,那么“应该怎么用”就是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独立思考[插图],只不过是从别人那里知道一个结论的时候,自己动脑重新推演一遍,看看得出结论的过程有没有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衡量一下结论到底有没有道理的过程。
这也展现了一个无奈的事实——我们生活在一个信任成本极高的社会。
[插图]”的现象,只不过程度不同。“迷信权威”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陷阱:权威的意见可能更加准确,可是,权威也好、专家也罢,滥竽充数的实在不少。为此我们不得不常常采取“求人不如求己”策略。
权威不是用来迷信的,权威在更多时候本应该是我们认识世界的辅助工具,而且我们在某些方面需要权威的同时,自己也会尽量成为某个方面的权威,这是社会大分工的基本意义
很多人就是这样,坚持拒绝思考,然后用天下最累的方式生活而不自知。
2.思维陷阱
导致人们犯下这些逻辑错误的最重要的原因只有两个——概念不清和拒绝接受不确定性。
学习任何知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搞清楚它所有的基础概念。不夸张地讲,任何一个学科的所有知识,都是由这些概念一点一点搭建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