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与遗忘 2

我们随时随地处于不同的场景当中,今天现在书房里和昨天同一时间站在书房里,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比如房子外面的天气、此时的心情状态等等,但总体还是差不多的相似环境。

记忆之所以强大,我觉得是我们大脑随时随地都处于一个记忆的状态,但过后回想就比较困难了,我猜想是由于大部分记忆是随机的(除非定向记忆,即有目的的刻意记忆,比如学习某样知识、某样乐器),但所有经历的都会成为记忆,记忆是含在某些场景里面,所以记忆不会消失,只是我们不能百分百还原经历时候的场景,导致提取记忆变得困难,觉得自己遗忘了。

如何提取记忆就是个“技术问题”。所以记忆始终存在,它没有被忘记,它就在那里,只看能不能提取出来。

有意思的是,越是难提取的,需要费很大劲儿的就越是难以忘却。所以这样看来,增加提取难度,就会让记忆变得牢不可破。

记忆提取是不那么容易的,那么,如何增强我们的提取能力呢?
有一个规律是这样的,当我们在提取某项记忆的时候,越是费了大力气,那么当我们得到之后,该项记忆的提取能力就飙升得越高,换句话说,学得越扎实。
大脑的训练和身体的训练是一样的,只有超量训练才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多的“余闲”去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没有余闲,你就会变得很“脆弱”。

从陌生到熟悉,需要的就是重复,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变成直接思维,下意识行动,不再需要苦思冥想或者简化提取的难度,司机开车就是很好的例子。超量训练,是不二法门。

为了记得深,我们需要超量训练,过后要提取相关记忆,需要刻意营造线索,线索单一又很脆弱,就需要在训练时选择多元化场景,这样任何事情均能让我们回忆起来,避免突发事件导致线索消失提取失败。

德国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发现了间隔效应,也叫分散式学习,对于记忆任何有意义无意义的事物提供理论依据。他的“艾兵浩斯记忆曲线”,想必很多人都知道。

间隔效应,指的是少量/少数、多频,是达到长期记忆的最好方法。简单讲就是不断拉开时间间隔的重复,远远优于一次性大量死记硬背。所谓“历久弥新”,就是重复的结果吧。

难忘,是因为我们总在回忆;遗忘,只是我们不愿提起的借口。

那,大脑损伤,有的人会想不起原先熟悉的人和事,造成“断片”的结果,某天某时通过某些刺激,又回想起来了,是不是也可以说明记忆还真是永存的,当需要时可以通过线索激发出来。

生活中,有些人说“忘了”“想不起来了”,都是懒人行为,只是不愿意想而已。

嗯,有意思!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 遗忘的作用(1) 很多人都觉得,记忆好,是人类很重要的一种能力,我们对于记忆比赛中...
    葵和海阅读 277评论 0 0
  • 当我醒来,看到的最糟糕的事情。我还是我,这令我惊讶不已。 ...
    扯淡2333阅读 198评论 0 2
  • 我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集中注意力,随之记忆力也越来越差。 可是又时常想起记忆里那些的细节。那些细节就好像水底的枯枝败...
    细雨zero阅读 207评论 0 0
  • 不似苍天万载悠,孤舟一叶岸何求?又是秋来江水瑟,叹飘流。 暮色低垂犹恋旧,青春远逝更回眸。常对烟云伤往事,志难酬。
    繁花落尽深眸阅读 683评论 9 21
  • 一、足三里穴 1、穴位介绍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代表穴位,是非常重要的长寿穴位,民间有句俗语:“若要身体安,三里常...
    欢乐胡巴阅读 84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