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书特别适合随身带。放在包里,一点都不碍事。走到哪儿,觉得舒服合适了,就拿出来读一读。就像是经典作品的试读版,给你一点甜头,感受到作品的妙处,再去找原著看。
1
《薄伽丘》是从意大利作家薄伽丘《十日谈》的100个故事中选出的三个故事。
这是一本被教会禁了几个世纪的书。身处娱乐至死的时代,我们难以理解这种描述欲望的故事集有什么与众不同。
看作品的价值,应该把它放到那个时代背景下,才能理解作品的价值。黑暗的中世纪,教会提倡禁欲主义,薄伽丘的故事就有人本主义的意义。
朱熹生活在1130—1200年,薄伽丘生活在1313-1375年。可以把他们所处的时代和他们的作品进行对比阅读。
2
《泄密的心》,文风惊悚,一个杀人者在技术上天衣无缝,最终被自己的心所出卖。爱伦坡渲染了恐怖的心理氛围,挖掘人性的黑暗面。画面感很强,在读的时候甚至能感觉到,作者看着被他的文字吓到的读者,满意地在帘幕后笑着。他写这些故事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以此为乐。
3
《醋栗》读契诃夫给我的感觉就是在读鲁迅。批判性,洞察力和思想性都非常相似。
4
《一个人需要许多土地吗?》
只要你想要,一日之内能围起来的土地都是你只要你想要,一日之内能围起来的土地都是你的。这真是可怕的规则。一开始他可以保持理性,知道节制。越到后来,所拥有的越来越短的时间和所想要的越来越多的土地,合谋杀死了他。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我很喜欢的一本绘本《我是怎样毁了我的一生》,但是现在买不到了。这本书讲的是,我为了得到看起来重要的东西,而失去了真正重要的东西。
你的人生需要什么?
你愿意为什么而付出?
5
《一颗简单的心》中福楼拜描述了一个虔诚的教徒简单平凡的一生。
与茨威格关注人类历史上闪耀的群星相反,福楼拜不关注改变历史的大人物,福楼拜用细腻笔触刻画的是一个普通的小人物。时光流过她的一生,心爱的人和物不断失去,直至死亡。但即便如此,她也不曾失去承受苦难和付出爱的能力。以他简单纯朴的心灵,体现了博爱的精神。
6
《傻子的一生》由三个故事构成。
第一个故事《竹林中》被黑泽明拍成电影《罗生门》,家喻户晓。
但是更令我心为之一颤的是最后一篇《傻子的一生》,这是他35岁自杀前一个月所写的自传性文字。
芥川曾说:“我的创作只为造就我内心世界的诗人。”他就是这样过他的一生。“人生还不如波德莱尔的一行诗。”永恒的艺术追求的意义远远超过平凡乏味的一生。
叔本华说,要么庸俗,要么孤独。我无法认同芥川的观点,但这也不影响我欣赏这句话:铿锵有力地表达了,庸常人生该为灵魂的前进让路。
8
《樱花树下的清酒》选自《徒然草》。很明显能感受到法师吉田兼好受到来自中国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甚深。文字隽永,恬淡,有趣味。
作为读过一些书的中国人,对他的文字在思想上就有很好的兼容性。
“人心是不待风吹而自落的花。”
“旧垣今又来,彼姝安在哉?唯见萋萋处,寂寞堇花开。”
10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是这一辑中我最喜欢的一本,值得无限次重读。
这本书不仅适合给诗人读,它更像是一种通讯方式,你可以借由这本书,打开你与内心连接的通道,挖掘内心这口深井,帮你获得力量,抵抗来自全世界的压力,保持你的生命属性。
“你最内心的事物,值得你全心全意地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