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上公交出行》中提到,本来计划需要花35元打车搞定的事情,最后花了3.4元通过公共交通就解决了,效率也相差无几。这个看似很小的事情,却值得反思:很多看似稀疏平常之事,真的是必要的吗?合理吗?
以这件事为例,当然分析的角度很多,比如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调配,促进消费,解决就业等,可能得出的结论会不同。单从社会或自然资源使用来看,若我打车了,那么必然有一辆出租车的资源是我独享的,而公共交通资源不会因为我独享了出租车资源,就可以省了的。那么,从资源使用效率的角度来看,势必造成了浪费。有人说,浪费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而我以为浪费只是人类自身欲望没有受到较好的管控而已,是人类肆无忌惮的体现。
推而广之,从整个地球资源、全体人类活动角度看,我们的很多看似合理的行为或追求,实则荒谬:几万元的包,成千上万的化妆品,上百万豪车满街跑,穿着用动物的皮毛做的衣服,住着比实际需要大得多的房子,吃各种各样稀奇古怪之物......
我思忖大概多是为了虚荣?为了刺激?为了后代?或者是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抑或是为了所谓的成就感?对财富的追求永不餍足,诚然,只要不违道德与法律,追求这些也无可厚非。不过,如果生命只是为了这些,我认为就是一种悲哀了。
叔本华在《人生智慧箴言》中认为人有三个基本属性,它们是:
1、人之所是:即广义的人格,泛指健康、体力、性情、道德品质、心智等。
2、人之所有:即各种意义的财富与财物。
3、人的形象:指一个人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其实就是别人怎么看待自己,可细分为名誉、名声、品阶。
与幸福密切相关的是人之所是,后两个对幸福的影响远不如前一个深远,但是我们常常对于后两个属性过分看重,经常牺牲了人之所是。以《心经》里的话来说,就是颠倒梦想。
佛在《楞严经》云:眼耳鼻舌,及身与意,六为贼媒、自劫家宝,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我们被自己的欲望牵引着,疲于劳顿而不自知,还以为这就是所谓的奋斗了。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不正是说的我们今天的生活吗?如今,我们对于单纯的五色、五音、五味和驰骋畋猎,早已经不再满足了。而是色、音、味和疯狂恨不得同时具足,似乎只有这样,才不枉此生。
人性是复杂的,很难简单在这里说清楚。但有人说欲望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我未必同意。我想说欲望可能是动力,但是未必一定是进步的,只能说它是人类演化的动力而已。现在来看,很多所谓的“发展、进步”,对于人类来说未必是好的,缺乏智慧的欲望只会带来灾难。
记得前几天微信里读过一篇文章《美国人已经感染了工业艾滋,核电将毁灭美国》,作者提出的两个论据:一、任何安全设计都经受不住人物事故和自然灾害的袭击。第二、仅仅考虑40年运行期间的安全,而忽略20万年核废料的安全,简直就是疯子。
我不想评判文章观点的成立与否,只是看看三里岛、切尔诺贝利和福岛这些已经发生的灾难的照片和报道,就觉得脊背发凉。也许,最终导致人类毁灭的真的是人类自己。
以佛教的观点看,宇宙者业力之网也,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的。共业是我们所处的时代,这个时空是无法改变的。但是别业,是可以努力改变的。
人类区别与其他动物的特征之一,就是善于反思。欲望本无好坏,要能做欲望的主人,把它用的恰当才能真正的造福自己。这个地球足以养活我们所有人,只是有些人占有了太多。我不是平均主义者,只是从整个社会资源的角度看,我认为放下一些本无意义的面子(真正的自信是由内而发的,不是靠外在的装点),减少一些无底洞的刺激(感官享受稍纵即逝不可持续,而且永不餍足),降低一些物欲的需求(物质对于提升幸福的作用非常有限),于己于人都有好处。
自身时常反思,从点滴做起。比如:能打车的地方不开车,能乘公共交通的地方不打车,允许步行的不坐车;吃饭点菜尽量不要浪费......
附《我的追求》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