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慢慢来才更快。
说起读书,脑海里想出一个画面,一张桌子,一个椅子,一盏台灯,一个杯子,一个人,捧着一本书,看得如痴如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然而,现代信息化社会,资讯多如牛毛,人手一只手机,每个人只要想看,随时都能看到。这里看一点,那里看一点,无用的信息充斥着周围。时间就这样被消耗掉了,焦虑也随之而来。
读书却是一件需要慢下来的事情,慢即是快,逐字逐句去分析才能更快地从字里行间找到作者要表达的精髓。
慢慢来,比较快。
先静心,再读书。心要简单,心要相信。才能坚持。
把自己的心态,情绪调整好了,再开始读书。你必须相信,读书是一件值得你一直做的事情。
二,输出是变向的输入
人们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书里你可以找到财富,可以找到爱情。可是,我们也不是没读过书呀, 一样也读过几本,虽然不多,但是也没有发现所谓的黄金屋和颜如玉。
那是因为,你还不会读书。
读书不同于看书,书你看过一遍,过目即忘。这本书,你白读了。
读书不一样,读到精彩之处,可以拍案叫绝,可以大笑绕梁。
读到伤心处,可以黯然落泪,神情凄凄。 这些给你深刻印象的场景或者句子,就会成为你对这本书的第一印象。
这个时候,不要忽略,拿出笔,后写下3——5个场景或细节。
将你的第一印象给写下来。
读书需要笔记,需要输出。
三,尽信书不如无书
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是你与作者穿越时空的一次亲切交谈,而人是需要一点怀疑精神的, 不能对方说什么,我们就信什么,要学会去辩论,去反驳作者,这样你就能明白,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什么环境下写出的这些观点。
尽信书不如无书,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吸取知识,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道理都能适合自己的。
就像对于婚姻,有些书上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有些书上说,婚姻是爱情的归宿,然而一切不结合自身情况的知识,都不适合你。
你得学会去穿过书,去和作者争辩。 那时候,就是你对书中的观点的一种转化过程,把知识融到你的骨子里。
四,实践出真知
学也学了,怀疑也怀疑过了。 一切都是在思想层面的学习,然而任何知识,技能只有当你用出来的时候才是你真正掌握它的时候。
想办法,去实践,用亲身经历把知识化作经验,用现实反馈来告诉你,这个知识有没有用,是不是让你走道正确到道路上。
任何的知识对你来说,只分有用还是没用,或者说,以后有没有用。
现在找不到方法实践没关系,可以用模拟的方式去试还原场景,想象着书中的观点,拿到现实生活中适用于什么场景。以后再遇到类似的场景,就会很自然的运用了。
以实践来反馈你的学习,实践出真知。
当你,去读了,去输出了,去怀疑了,最后实践了, 这本书,也就被你读透了。它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那时候,可以读下一本了,一书不尽,不读新书。
如此,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