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2014年),新一輪教育改革正在啓動,滬浙已推出高考改革的方案。教育到底是什麼?再次成為大家思考的焦點。教育,說到底,第一位的東西還是朱熹的那一聯名句: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能夠把教育與生活相接的那個「源頭活水」激活了,那麼教育就能成為大家內心裡的一種樂趣。
這次教改,有一句話說得好極了,就是要把「冷冰冰的分數」轉變為「活潑潑的人」。第一位與第二位、主與次、目的與手段,這些關係一定要搞清楚,擺端正。聽說過這樣一件事兒:有一位學生寫作文,題目是「這裡也有樂趣」。他說本來對於如山的作業,感覺無奈壓抑。後來想著這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不能這樣過」,就試著在作業里「找樂子」,哪些是老師「樂此不疲」埋設的陷阱,哪些是「多看幾眼、挖一挖土」就能找到的陷阱,哪些是老師的奇思妙想。沒想到,這樣一嘗試,漸漸發覺「竟然作業里也有不少樂趣」。但是結果呢,作文成績不高。老師說,教育的樂趣這樣的話題,輕易不要碰,容易讓人覺得「假」。言下之意,有人認為,教育不可能有樂趣。
老師十之八九是好意,是「有效的提醒」。但是,這話聽著讓人有些悲涼。教育怎麼成了「沒有快樂」的事情了呢?它可能艱苦,但絕不應該痛苦。這裡面一個大的原因,就是把第一位與第二位的關係,搞錯了。第一位永遠是生活的那個源頭活水,第二位才是分數、成才、職業、職位。有了「形」,才會有那個「影」,如影隨形,「吹也吹不走」。教育的快樂,只能從激活「源頭活水」當中去找,別無二途。
法國雕塑家羅丹的一句話,雖說大家經常掛在嘴邊,幾成口頭禪,實在是顛撲不破的一句真話:美並不缺少,只是缺少發現。我們在生活之路上行色匆匆,不知把多少美的東西輕輕放過。朱光潛先生在他那本《談美》的開首,引了阿爾卑斯山山口銘牌上的一句話:「慢慢走,欣賞啊!」慢一點兒,你才能發現。
有時候,在喝茶或喝咖啡的當兒,你如果靜下心來,看一看周圍的小鳥,那會有多大的發現?鳥與鳥之間,性格也不同,有的大膽,有的謹慎;有的霸氣,有的隱忍。鳥在我們的眼裡,就不再是圖片上的「圖像」了,而是被「激活」了,成了哲學家說的「這一個」。記得說起奧數,一位學生的話讓我印象深刻,他說奧數就像「麻花」,擰著感到複雜,「順下來」就簡單了。這話多有樂趣!
(發表於2014年新華每日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