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部将庞德,请亲友来做客,却在大堂里摆了一口空棺材,让大家观看!众亲友不禁问道:“你把这不吉利的棺材摆在大堂里,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曹操令部将于禁挂帅,进讨关羽。问谁敢作先锋时,庞德奋然而出,愿为先锋。
曹操又令董超、董衡为领军将校,率七路大军,准备出发。
临行时,董超、董衡二人向于禁说道:用庞德为先锋,岂不坏事?
于禁大惊,问为什么。
董衡说:庞德原是马超手下副将,不得已才投降了魏王(曹操),现在,马超在刘备处位列五虎上将,庞德的哥哥也在刘备处为官,若用他为先锋,能取胜吗?
于禁马上向曹操汇报此事,要求调换先锋。
曹操听后,便让庞德交出先锋大印。
庞德大惊,问曹操是什么原因。
曹操便把原因向庞德说了一遍。
庞德大哭道:“昔日与我哥哥住一块时,我嫂嫂及不贤惠,我喝酒之后,杀死嫂嫂。
因此我哥哥与我早情断义绝,且对我恨之入骨。
往年,我虽追随马超,但马超有勇无谋,投降刘备。
今日我与他各为其主,早已断绝往来,还有什么旧情可言?庞德深感魏王知遇之恩,怎敢怀有二心?”
庞德一番解释表决心后,曹操答应了他继续做先锋。
庞德回家以后,便备了一口空棺材放在大堂里,众亲友来为他送行,问他弄这幅棺材是啥意思?
庞德说:“我今日出征要带上棺材,与关羽决一死战。我若不能杀关羽,就被关羽所杀。
出征时,空棺材。
回来时,里面躺的不是关羽,就是我。”
上了战场,庞德与关羽交战时,竟然一箭射中关羽左臂,庞德正要趁胜挥军掩杀时,营中的于禁却担心庞德若杀败关羽,成了大功,岂不灭了自己的威风?
因此急鸣金收兵。
回营后,庞德问于禁:眼看能斩杀关羽了,为何突然鸣金收兵?
于禁解释说:关羽智勇双全,他虽中箭,只恐有诈,因此鸣金收兵。
庞德信以为真,也没说什么。
后来,于禁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把军队移至离樊城之北十里处的一个山谷——罾口川。
关羽养好箭伤以后,抓住战机,趁着大雨将襄江之水,一股灌入罾口川。
于禁的兵马在睡梦之中,便成了池塘里的鱼。
听到呐喊之声,于禁的军队已处在丈余深的水里。
关羽率军乘大船杀入,无路可逃的于禁,见了关羽以后,干脆利索的说了二个字——投降。
而庞德恰巧与董超、董衡二人躲在了一个高处,见关羽乘大船而来,二董也想投降,愤怒的庞德立马将二人斩杀。
之后,率领残余部队与关羽战斗到底。
可部队里的人除战死之外,有许多也逃跑投降,后来只剩庞德独自一人,继续战斗。
最后被关羽部将周活捉。
关羽不计当初一箭之仇,向庞德说道:你哥哥现在我蜀军中为官,你的旧主人,马超也是蜀军中的五虎上将之一,你何不弃暗投明,归顺我军呢?
庞德大怒:我宁死于刀下,也不投降。
关羽只好令刀斧手将庞德斩杀。
关羽念庞德忠义,将他厚葬。
谁曾想到,出征之时,于禁、董超、董衡纷纷怀疑庞德会投降。
兵败之日,他们却纷纷想着投降保命,只有庞德宁死不屈,也对得住曹操,对得住那口棺材了。
那么,您对庞德的死,于禁的降,又有何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