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老师是台湾知名画家、诗人和作家。他对古典文学有独到的见解,蒋老师对古典文学的解读,犹如一把钥匙,给读者打开了另一扇了解古典文学之门。
认识蒋勋老师是从听他解读红楼梦开始的。非常喜欢他温婉的声音和带有台湾味的普通话。
蒋勋老师的声音很治愈,他对古典文学的解读视觉独特。
听蒋勋老师解读红楼梦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红楼梦中隐含的佛性的宽容。
这个观点让我耳目一新,自己读红楼,看到的是富贵的贾家,看到贾宝玉是个富贵的公子哥,看到林黛玉的才情、多情与嫉妒,看到薛宝钗的大气与心机,看到王熙凤的机关算尽太聪明……
蒋勋老师的解读犹如一把钥匙,向我打开了贾府的所有大门小门,让我更全面地了解了贾府众生相。
读《蒋勋说红楼》,我更加理解了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对人性的悲悯。
贾宝玉,在人们心目中就是一个被众星捧月的富家公子。
可是蒋勋老师的解读,让我看到了他性格深处对人的大爱。
宝玉虽然是富家公子,他却对身边的姐妹及丫鬟发自内心地关心和爱怜。
薛蟠,一个混世魔王,在蒋勋的解读中,我们看到的不再只是一个渣男和飞扬跋扈的富二代,也看到了薛蟠的另一面。
薛蟠知道自己没文化,却想让自己显得尽可能有文化,看到他在和朋友聚会时努力装的悲哀。
王熙凤草菅人命,机关算尽,但她对刘姥姥微不足道的接济,使她的生命中结了善缘,在她悲惨离世后,她的女儿巧姐得到刘姥姥的救助,不至于沦落风尘。
《蒋勋说红楼》,就像一把钥匙,让我更深层次理解了红楼梦。
《蒋勋说唐诗》是又一把钥匙,带领读者走进唐朝,走近李白、杜甫、孟浩然、白居易、李商隐这些著名诗人。
通过诗人的诗和诗中人物,历史事件,向读者讲述了唐朝的兴衰,讲述了诗歌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的连接。
蒋勋老师对白居易诗的解读让我印象深刻。
白居易不是关注个人的内心世界,更多的是关注民间疾苦,他写的诗要念给不识字的老太太听,有任何听不懂的字他都改。他是民间代言人。
相信中学时我们就背过: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借助蒋勋老师的解读钥匙,让我更深刻体会到诗人对民众的悲悯之心,对做为制定法律的统治阶级中一员,对知识分子的反省,为自己的出生感到羞愧。
蒋老师对诗仙李白的解读,让读者更全面了解了李白,他不仅是潇洒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也理解了他怀才不遇的苦闷。
李白不仅写出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放诗句,也写出了“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这样非常阴柔女性化的诗。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也就出自李白这首诗《长干行》。李白用第一人称写出了一个哀怨女子的慨叹。
无论是《将进酒》的豪迈粗犷,还是《长干行》的哀怨柔美,都是诗仙李白留给后人的文化财富。
文学到了登峰造极的阶段,产生了李白、杜甫这么伟大的诗人,同时也为民族留下很多不必特意贴上标签的文学遗产。
虽然相差十一岁的李白与杜甫无论是性格还是诗的风格如此不同,他们却是彼此相知的知己,互相欣赏彼此牵挂。
因为担心被流放夜郎的李白,杜甫写下了《梦李白》二首,“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字字道出杜甫的担心和牵挂。
杜甫犹如纪录片导演,他的诗都有具体的历史事件。
杜甫的诗很少用“我”,而是站在客观角度去讲述一件事。杜甫的诗也因此叫作“诗史”。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这首《兵车行》描述的就是朝廷抓兵,百姓逃兵的场面。
蒋勋老师说:“杜甫在一群小市民当中跑来跑去,有点像纪录片的拍摄者,拿着镜头拍了这些场景。”非常形象,让读者一下理解了杜甫诗的风格,也为他忧国忧民的思想折服。
读蒋勋老师的解读,让读者更理解了:圣”与“仙”是非常不同的两种形态。在中国的整个思想极度成熟,文学达到登峰的时刻,李白体现了老庄思想的最高完成,杜甫体现了孔孟哲学的最高完成。
蒋勋老师对古典文学的解读,就像一把钥匙,为读者打开了理解古典文学的另一扇大门,并引领读者逐渐深入,慢慢领会祖国五千年文化的丰富与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