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3/29,《教育的勇气》读书笔记。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避免“中老年气质”
虽然我没有教过语文,但是相对而言语文是我从小到大一直喜欢的科目,也深知语文这门学科的一个重要性。回忆自己曾经做学生上过的语文课,确实大部分老师上课的风格就是张老师在这里提到的“中老年气质”,都讲究简洁,在很多语文老师眼里,认为简约是最能提现某种准确性的,所以简明扼要、以一当十,惜墨如金,觉得字越少就是概括性越强,更认为这是自己的一种真功夫、硬功夫。而在小学语文里,或者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摒弃这种“中老年气质”。就像张老师提的意见,你发现学生有新奇的词语不妨写在黑板上,让个人的词语成为大家共同学习的词语。在课堂上,可能更需要有一种丰富的、多样的、个体的,枝繁叶茂的、更为开放、更为复杂的语文的学习。在小学语文的学习里,我们不应该删繁就简,其实从繁到简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我们很多人认为简洁、精确是低要求,其实那是更复杂、更高的要求,那是一种水到渠成的功力。语文,作为一种学习语言的文本,在教学时更为重要的逻辑应该是:思维比方法更为重要,方法比知识的准确性重要,具体知识的丰富多样性也比理解的正确与否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