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故事和内文皆为原创
◎故事
民间战祸连年,男人大多被征召服役。
一位女子跟着乡里人逃难,实在照顾不了孩子,就把年幼的孩子托给一间寺庙的住持。
孩子从小跟着住持诵经礼佛,想起母亲总是心底悲痛,于是他开始拿着院里用来烧火的木柴,开始雕刻母亲的面容。
乡里的百姓见了,觉得这孩子雕得好,便请孩子雕刻菩萨。
十几年过去,孩子雕了无数菩萨,成为方圆百里内有名的匠人。
大家都感觉他雕的菩萨庄严、慈悲,就像时时被造物者逼视,让人忍不住仰望。
案子日增,他也不再有时间和心思跟住持一起读经,住持也不强迫他。
有天这个孩子动了念,想要见见失散的母亲,请住持让他实现这个梦想,并应允一定会回来。
住持给了他盘缠,并没有要孩子非回来不可,静静目送他出了庙门。
孩子跋涉千里,终于找到母亲,这时母亲早已不认得这个孩子,她重新组织了家庭,和公婆,三代同堂过着幸福日子。
孩子回到庙里,继续雕他的菩萨,人们感觉他雕出来的菩萨变了,不再慈悲,倒有股戾气;不再庄严,散发出庸俗。
不再有人请他雕刻菩萨,孩子逐渐的失去了雕刻的信心。
他问住持,自己当初是否不该去找母亲。如果没见母亲,也许现在他还会是一个受人景仰的雕刻家。
住持问:「你说你擅长雕什么?」
孩子:「菩萨。」
住持看了看周围,那些被雕出一些轮廓的木头,说:「我没看见菩萨。」
孩子听了住持说的,放下手中的工具,重新跟着住持诵经礼佛。
几年后,他终于雕出了菩萨。
◎心理
大多数情况,我们都是通过父母,展开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父母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有决定性的影响。
这并不是说,我们今天生活好坏,全因为父母,都赖在父母身上。
而是我们在父母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作为日后成长的养分。
在故事里,一个孩子因为被母亲遗弃,而受到创伤。
「遗弃」作为一种心理创伤,对孩子来说是沈痛的。
人活在回忆中,就像故事中的孩子,被遗弃的记忆不断在脑海中呈现,心理学称之为「心像」(imagery)。
心像就像不断重放的录像,即使被遗弃的事件早已过去,却仍感觉历历在目。
而创伤记忆就像坏掉的播放器,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突然袭击。这时,我们需要引导,引导我们在心像中不要迷失方向,深陷其中。
孩子成长过程中,通过与父母之间的依附关系,逐渐建立自己能够独立生活的安全感。
当父母能够给予足够的安全感,就能为孩子打好「安全依附」(secure attachment)的心理基础。
孩子更能相信自己有向外探索的勇气,为成长的独立做好准备。
英国发展心理学家约翰.鲍比(John Bowlby)提出了著名的依附理论,在《安全基础》(A SecureBase: 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Healthy Human Development)一书中,他阐释了对育幼院孩童的观察,发现这些孩子尽管衣食无忧,却因为从小缺乏安全的情感依附,使得他们往往焦虑、不安、易怒。
鲍比的发现呼应了一个古老的故事:
所罗门王想要解决城里的弃婴问题,于是把弃婴集中起来,用最好的食物和环境养育他们,但婴儿还是相继死亡。他非常苦恼,后来才明白如果没有爱,把孩子当牲畜养,无法满足孩子心理的需要。
§ 愛
爱不只是简单的給予,而是父母的「积极关注」。
积极关注不意味着控制,而是让孩子了解父母是在乎他的。
有些人以为积极关注就是无时无刻的看着孩子,给孩子任何他需要的东西,满足他一切需求。
其实这反而失去了积极关注的意义,给予孩子过多的关注,一来可能造成孩子不必要的压力,二来会造成孩子对于亲子关系的认同出现误解。
当家里只有一个孩子的时候,作到积极关注貌似容易,但当家里有了两个孩子,或是夫妻关系失和,积极关注就变得没那么容易。
真正的积极关注,是让孩子了解他是被倾听的,但倾听只是亲子之间沟通畅通的一部分。
沟通畅通还包括表达,而维系安全依附环境的,就来自于畅通的倾听与表达,让双方的心思和情感能够流动。
当孩子做错了事,他受罚,也知道自己受罚来自父母的关注。
相反地,当孩子做错事,却没有受到惩罚,这反而会让孩子感到疑惑。进而误解了爱和宠溺的差异。
《圣经》中有段诗歌: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
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
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
不计算人家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
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这段诗歌呈现的不只是爱的真谛,某个角度来说也是积极关注的真谛。
父母面对孩子还不懂得处理情绪的时候,通过耐心和慈悲去包容孩子,一点点拉拔孩子长大。
爱还包括平等,尤其面对不同的孩子,我们尽可能让孩子感觉自己是受尊重的。
受尊重不等于给兄弟买一样的衣服,给姊妹买一样的裙子,而是去倾听他们喜欢什么,并且同样适度的去达成孩子的愿望。
爱不来自于比较,和别人家的父母比谁的孩子优秀,拿孩子作为自己社交竞争的工具。当父母忌妒、自卑、仇恨,这些孩子都能感受得到。
同样地,父母的情绪管理怎么样,孩子往往有样学样。
爱包含抽象的力量,但抽象的力量并不等于不存在。
爱的力量,正因为抽象,化为信任、希望等内在的动力,才能让孩子尽管父母不在身边,仍深深的能够感觉自己被爱。
§结语
故事中的住持,他给了孩子一个可以回来的地方。
他做的最多的,不是控制,不是支配。仅仅是陪伴与目送,并重新引导孩子面对他的心像。譬如在这个故事中,那个引导的方向是菩萨。
菩萨暗喻着一人内心的安全感,起初那是父母给我们的,即使父母不在身边,我们仍感觉父母的光辉照耀我们,在我们的想象中,父母对我们积极关注。
回过头来说,我们可能失去与父母的连结,但父母给我们建立的安全感依旧在。
鲍比谈到,父母可以给孩子建立一个「安全基地」。
这个基地在孩子心中就像一个永恒堡垒,孩子外出独立生活,寻找梦想,艰困中他知道还有一个地方可以回,可以疗伤。这时,孩子更有实践梦想,活出自己的勇气。
假使我们不幸错过了这个基地,或者我们身边有一个经常没有安全感的伴侣,我们可以试着为他,甚至和他一起建立一个这样的基地。
所以有千万人,就有千万个菩萨。
父母有天可能会死亡,先我们而去,但安全的依附,使得爱留在我们心中。
爱的基地,会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