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安若
诗词格律课程,越听感觉越难了,各种各样的颠来倒去,各种各样的仄字平救,一堂课后半段都是:救了没?这个没救!救了没?这个有救!哈哈,有些诗人很任性,就不救!
之前所论律诗五七言各四种基本格式,其中可平可仄处平仄不拘,而规定只能用平或仄处,若不得已,当平而用仄,当仄而用平,则为拗句。古人于拗句往往用救,拗而能救,则不为病。
例:
五律:平平平仄仄
改成:平平仄平仄
(第三、四字颠倒,俗称三拗四救)
七律:仄仄平平平仄仄
改为:仄仄平平仄平仄
(第五、六字颠倒)
上面拗救诗格式中,一般五言首字、七言第三字用平。
遇到三仄脚,如:平平仄仄仄 首字尽量用平声
(三仄脚出现于┌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式中,唐宋人律诗中亦可见,《声调谱》卷一:平平仄仄仄,下句 仄仄仄平平,律诗常用。若上句 仄平仄仄仄,则为落调,下有三仄上句必须有二平。同理,七言 仄仄平平仄仄仄,合格。而 仄仄仄平仄仄仄 则落调失律。)
以五言绝句为例
仄仄平平仄:第三字若拗,对句可救可不救。第四字若拗,则对句第三字必改平声救之。
如: ─ ─ ||─
改:| ─ ─ |─
(三字改平救)
如:|| ─||
对:─ ─ ─| ─
(三平救四仄)
如:|||||
对:|─ ─| ─
(三平救前两仄和本一仄)
示例:
陆游《夜泊水村》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 ─ |||─ ─ ||─ ─|| ─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 ─ ||| ─ ─ |||─ ─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 ||||| ─ ||─ ─ |─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 ─ |─| | ─ ─ || ─ ─
(其中,第六句五字平,救第五句五、六仄和本句一字)
诗病,至唐有八病名目,宋人更加以发挥。
八病为:平头、上尾、蜂腰(指五言诗五字中首尾兼浊音,而中一字清者)、鹤膝(指五言诗五字中首尾兼清音,而中一字浊者)、大韵(韵字前九字中不得有与韵相犯者)、小韵(除韵字外,九字中互犯者)、旁纽(不能杂用声、韵相同四声各字)、正纽(不能杂用同韵四声各字)。
杜甫是最精于格律的,诗中包含平上去入,读来韵味十足。
举例:
《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入),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上),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去),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上),重与细论文。
《曲江》
一片花飞减却春(平),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上),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去),花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入),何用浮名绊此身。
听了三节课,还是不会作诗,已经被平平仄仄绕晕了。格律诗实在要求太多,记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