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希望时间过得慢点再慢点。两天两夜恍惚弹指一挥间,一顿饭都感觉没吃够就又要道别了。
下午共同去了他上班生活的地方,规模宏大,愿景美好,可按他的说法是“到处都是空壳”。一路走来,几公里范围内都是开发区、产业园区、智能制造区,区区相连,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写字楼、公寓、厂房密布于横七竖八的经纬大道边。让从西部过来的看客羡慕不已,连连感叹差距不是一点半星。即使这样的园区也甩我们七八里。
说的轻松,干得无聊,听着他的一日三餐和打卡计划,我茫然,问他,他也茫然,路在何方。坐在路边,环顾四周的公寓、厂房、写字楼,仿佛一具具木乃伊矗立在眼前,没有光、没有影。泪水咋就止不住的流了下来,妻子虽然在笑我,可我知道她一点儿都不比我好受。转身没有让儿子正面看我,哽咽着说了生保重。
匆匆登上北上的列车,逃也似的离开了宁波,离开了余姚,离开了孩子。不舍更想把他带走,妻子临行前说:“丁儿,我们一起回家吧!”我心里也多期盼他说一声“我们一起回家”明知道是不可能的,但还是希望他回去,能离我们近点,再近点。几千公里的相思之苦不是天天的视频能消除的。儿行千里母担忧,他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两情若是长久时,又 岂在朝朝暮暮。远水解不了近思,更想天天“厮守”,即使父母养着你。
听着我们渴望的心声,他说:“尘归尘,土归土,老了结果都一样,所以哪儿工作不都一样吗?”他的心已彻底留在了这边,回家、回到我们身边是一种奢望。
儿孙自有儿孙福,他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我们也只能选择支持。两个小时的车程没感到寂寞,更不觉得漫长。车停,出站,我们已踏上六朝古都——南京。
早晨,他还在睡觉,我们俩去逛了“天一阁博物馆”。天一阁是世界第三、国内第一的私人藏书馆。丰富的历史资源和馆藏文化,引以为傲“智者之香”。翻看着姓氏文化,第一次知道了吾姓的来历。“宋姓出自商王室。周武王封商王帝乙庶子微子启于宋,其后人以宋为氏”。历史上宋氏也出现过如宋玉、宋慈、宋应星等杰出人才,得以让宋氏一脉代代相传。他虽然远离家乡,远离父母,但他永远是宋氏一员,虽远但根在。只希望他能续写我族家谱,让家族精神、血脉情怀万古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