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他认识是在14年的夏天,那时初到北京,人生地不熟,也不敢乱跑,所以只好在公司附近随便走走。公司出来正好有一个公园,环境还算幽静,那时因为还没有朋友,为了打发孤单与失落,一个人下班常往那里去,散散心,想点问题。
一次傍晚,映着夕阳的光辉,看到小山丘上坐着一位披着头发的青年歪着头在弹吉他,透过深邃的眼眸看出他似乎在想些什么,夕阳照在他的头发上发出暗暗的紫色,刘海遮挡着他白皙的脸庞,看不到他的样子。
他弹吉他的样子非常迷人,受他音乐的吸引,不自觉地坐在离他不远处的公园长椅上,吹着习习凉风欣赏他的弹唱,他的气质非常好,叛逆中透着优雅,阳光中透着萎靡,给人的感觉是那种我行我素并不在乎世俗对他的任何看法。
看到他的姿态在对比自己当时的心境不觉产生了暗暗羡慕。不知不觉天快黑了,蚊子也越来越猖獗,正欲回去时他站了起来坐在了我所坐的长椅上,没有说话而是直接抽起了一支烟,样子颇像电影中放荡不羁的浪子。
自小讨厌烟草的味道,呛得足已让我窒息,但对他的好奇,纵使烟雾缭绕也让我不太情愿离开。
空气好像凝结,因为有想认识他的私心,却没有勇气向他开口说话,渐渐气氛让我觉得有些尴尬。幸好,是两个男人。
过程不说了,他抽完了一支烟,就这样我们认识了,算是我在北京的第一个朋友吧。那天晚上我们一起吃饭,他说心存郁事正巧与你不熟,喝点酒我说给你,你给我点建议。
饭桌上,我得知他家是河北的,爱玩儿音乐,担任一支乐队的主唱,写了不少歌但并没有唱片公司愿意与他签约,无人赏识。来北京闯荡快一年了,有一顿没一顿的过着,住在一个小地下室里,暗不见光,懒得剪头,懒得洗澡。
乐队的其他兄弟都快放弃了,日子越来越拮据,梦想越来越渺茫。想到未来,他有点害怕。
在灯光下,我看清楚了他的长相,脸上有些斑点,肤色很苍白,但模样还算精致。从他的话语中我能听出他的无奈和不甘,能看出他对自身的坚持已经开始产生怀疑,对梦想的执着已经开始松懈,我能理解他的害怕,什么都没有想要在北京混下去,太不容易。
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来安慰他,我想起了电影《隐秘而伟大》,结尾李海浪在血泊中厮打,突然收到了求职公司的面试短信,海浪无奈的笑着说:“失败了那么多次,眼看要放弃了,却又成功了”。我用这句话来回答他。
过了一会儿等他平静下来,他说最近又找了几家唱片公司,有一家愿意给他一个机会,但是要他们录制一张自己的专辑,他告诉我说他没有钱,没有录音棚,没有专业的录制设备,这一切让他感到绝望,让他怀疑努力与梦想,小伙伴们都准备收拾行李回家了。我问他为什么要来北京,他说北京是中国为数不多的谈梦想不被人嘲笑的地方,我当时不懂,后来慢慢明白了。
就这样我听他讲到了深夜两点,我说不管成败如何,你的经历终究会化成你的财富,我觉得你很厉害,在坚持一下。
他说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只跟这个人是谁有关系,他每天都在想着放弃,每天都在想着不玩儿音乐了,可是脚步总是向前,他也没有办法让自己停止,好像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操纵着,所以他并不担心结果,他醉醺醺的说他一定能行,我深以为信。
大概过了一个月,突然他微信上找我,说他想到了一个超赞的点子,叫我立马到后海去找他。我没有多问急匆匆的就找经理请了假,打车去了后海,现在想想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当时要那么做,可能是因为人性吧,毕竟没有人愿意拒绝优秀。到了他发给我的酒吧地址。他跟我说他没有专业的录音棚,他就在寂静的北京胡同,深夜的地铁站,世贸的天台,利用天然的混音来录歌,效果比录音棚还要好,最终取得了非常好的结果。我虽不懂他说的什么,但还是觉得很厉害,只是重复的说着有需要帮忙的地方一定要叫我,有需要帮忙的地方一定要叫我。
现在我们各自拥有各自的生活,所以我们联系的也很少。就在今年三月,我在朋友圈突然看到,他已经去了波兰,从更新的生活动态,我得知他没有签任何一家唱片公司,过着自由的生活,有时候还充当流浪歌手,并在那里上大学,说着三种语言。
在那一刻,我明白了有梦想是有多么的重要,我明白了视野开阔是有多么的快乐。
这是他的青春,他叫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