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母亲家,看见儿子正趴在母亲的床上玩手机。多日未见,小家伙已经出落成一幅帅气俊朗的外表。看我回来,他礼貌性的招呼我一声。我简单的问过他考试的情况后,就走进厨房帮助母亲做饭。
母亲正在切菜,低着头说:“孩子好不容易轻松下来,你就不能带给他快乐,想想你小时候,什么时候看见你着家了?”
母亲的话让我汗颜,的确,对这个儿子我很内疚,没有完全尽到做父亲的职责,或许正是婚姻变故才导致母亲对孙子的一种超出正常关爱的喜悦,也才有儿子在奶奶家的行为不羁,在母亲眼里她孙子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不允许有对他孙子任何的指责和不满,否则首当其冲的就是被她的一阵棒喝,我理解母亲的心情,她这是在帮我还债。父母的爱无疑是天地间最无私和最伟大,一个孩子,从十月怀胎到呱呱落地,父母就开始爱他,鞠之育之,不辞劬劳。稍长,令之以学,督查监管,唯恐不逮。及至成年,男有家,女有归,虽说人生大事已毕,可父母之爱固未尝减弱,没有尽期,而且无时不再,只是关爱方式逐渐以协商口吻予以告之,生怕引起你教育方式的抵触。及到我等初为父母,从父母那里继承的爱一点未闪失又全部施加于子女,父母之爱无差别,无论是牙牙学语时伶牙俐齿还是笨嘴笨舍,都觉得可爱。眉清目秀可爱,天真活泼者可爱,调皮捣蛋可爱,聪慧早熟者可爱,台阶前的芝兰玉树可爱,癞痢巴头一样是自己所生,甚至还在成年后,跛行荡检,贻父母忧,父母除了恨骂外还是对他留有相当的爱。
时光倒退到30年前,我尚在读书。我父亲身染沉珂在我读书旁边的一所医院里治疗。他是我读三年级的那年冬天最冷的夜里走的,那年冬天的一个周日夜晚,我和父亲说话,父亲坐在床上,我则坐在对面的床沿上,他那时已经说不出话来,全靠纸笔交流。父亲突然说他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他或许是看不到我结婚生子的一天,因为他清楚知道自己的病情,言语之间充满内疚和悲伤,我能理解他纸笔背后释放出的内容。父亲说完,掷笔三叹,倒在床上,他是使了很大的力气来和我这个即将孤身奋斗在人世间的儿子做最后的交代,我清晰的看见父亲清瘦的面颊流出一行浊泪流到枕巾上,那种内心的哀怨令人悲恸欲绝。这个时候,母亲正好走了进来,父亲艰难的想坐起来,可还是没有力量自己坐起,我把他扶起,父亲重新抓起纸和笔,在纸上歪歪扭扭的写下“照顾好你妈,我对不起她。”母亲看到父亲写的这行字,转过身用衣服一角擦泪。不久后的一个晚上,天很冷,我早早的从学校跑到医院,半夜里,父亲突然身体颤抖,呼吸紧张,我使劲的把他抽起帮助他呼吸,父亲艰难指指笔和纸,我马上把纸和笔塞在他手里,他已经脸红异常,几乎握不住笔,痛苦的写下“我马上就死!”又抬起手臂指了指母亲,然后一头倒在床头上。父亲走了,那年我20岁。
父亲是带着对儿子的愧疚离世的,他留在世间的那些歪歪扭扭的字迹被母亲精心的保留着,前几年搬家时,我曾经见过一次,可我没有打开,我知道它在母亲心里承担的分量。而今天,我虽然没有病入膏肓,可我依然面对的是对儿子成长道路上我作为父亲却没有恪守职责坚定的陪他走下去的愧疚之情,和我父亲唯一不同的是我顽躯尚存,也没有到悲恸欲绝之境,可我又该怎么面对这个即将走上人生路的儿子呢?
古今先贤,无不劝孝。其实孝也是人性的一部分,也是自然的,否则劝亦无作用。父母子女之间的相互关爱也是天生的,不但人类如此,动物亦如此,一切有情莫不皆然,这种爱应该像连锁一样,代代相传,传承不绝。易云:“天地之大德生。”维护人类之最大的,最原始的,最美妙的,最神秘的力量莫过于父母的爱。
父母的爱,重于泰山,传承这种爱,任重道远!
掷笔三叹,泪飞化作倾盆雨,临窗唏嘘,不胜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