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我在故宫修文物》,书中除了强调技艺的传承,另外一个重要的理念是:择一事,终一生。
有时候绞尽脑汁想在身边寻找这样一个人,来满足内心的亲切感和自豪感,却成了比登天还难的一次寻觅。还算幸运,我身边还真有一位做木匠三十多年的老师傅。过年的时候,听母亲提起,老师傅已经年逾古稀,可木匠活一直都没落下,虽然定制家具的人越来越少,但只要有人上门去订货,老师傅就满心答应。五年前我曾经去过老师傅的家,院子里面的房子已经翻新过一阵子,可刚进院门旁边的小屋却好像一直都没变,老师傅说,还是旧的好,做起活计来有感觉。
走进小屋,可以闻到一股浓烈的木屑味和油漆味,由于小屋坐南朝北,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仍然会有丝丝阴凉侵入心底,老师傅说,年岁不饶人,这些年定制的人少了,大多都是在夏天干活儿,冬天太过阴冷,关节都不灵活了,有时候为了家具能做的规整,往往得低头修补木料半个多小时,以前没有机器的时候,都是用木工刨手动刨平,这个活儿首先得眼神儿好,否则很有可能刨不平,其次胳膊得有力量,记得小时候去老师傅家玩儿,经常趁老师傅不在的时候拿木工刨也刨几下,但木工刨本身就很重,而刨木料时得用胳膊按压住木工刨才能刨起木屑,刨起的木屑多与少所需的力量又有所差别,所以这项技术活是最考验人的,但也给老师傅留下了眼神不好,驼背和腰椎间盘突出的很多身体毛病。
后来,老师傅的子女都有了出息,家里人都劝他扔了这个活计,可老师傅却固执的很,他说这一生他就这点爱好,做木匠不再求能为家里带来什么实质性的东西,他求得是心中的那份欢乐,显然木匠活计能给他带来这份欢乐,如果现在再去那个院子,大概还可以闻到那淡淡的木屑香。
我们生活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可能已经很难体会到一生只专心去做一件事的那种淡然和其所带来的满足感,很少有人会愿意停在一颗古树前去思考那一圈圈的年轮是如何经过漫长的岁月沉淀而成,也没有人会愿意去听那一幅幅古画背后那动人的故事,去看那描摹它的人所历经的心血,我们更多的是急匆匆的一扫而过,或用手机让它成为一个固定影像,是我们把活的都变成了死的,所以生活让我们过的寡淡无味。
有些东西是需要慢下来去体会的,《从前慢》里说:从前的日子过得慢,一辈子只够爱一个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其实,现在也可以,那些传统技艺的传承人仍然比比皆是,只是好像他们比我们专情很多,所以,日子过得快与慢,我们是可以选择的,就看你是否愿意择一事,终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