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全省半年检查,后续工作还在继续,异常繁忙的工作节奏暂告一段落,可人的情绪却无法真正放松,时不时焦虑烦躁,感觉并不踏实。
有时会想,不踏实或是对的,但总是焦虑可是很要命的。许多攻坚克难的工作,都是需要百倍努力去完成,需要付出超乎寻常的代价去实现的。既然选择这份工作,就应该把心摆进去,哪能轻言解脱,又何来拿起放下呢?
脱贫攻坚,依旧在路上。来路跌跌撞撞,去路坎坷崎岖,还是那般云山雾绕,似乎并没有多少人真正弄懂过。这些年忙忙碌碌,人人感触良多。从这份为世人瞩目的责任与承诺中,我们领略了攻城拔寨、爬坡过坎的不易,感受了社会变革、经济转型的艰难,还有务实重干、顺应大势的重要。
一切过往,皆是序章。面对未来,并不清楚方向。或许,方向就在眼前,就在脚下。墨守成规行么?不行。敷衍糊弄行么?不行。原地踏步行么?不行。曾经的心存侥幸,如今显得万般滑稽,像开倒车,走偏门,丝毫没有正路走得坦荡踏实。
好在人已被逼到悬崖边,开始不得不改,虽然有些狼狈,但不再徘徊。心中有了希望,眼里有了光芒。而有些人,选择退让逃避,让自己图得清净,却发现别离三日,便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装睡的人叫不醒,剩下的人手忙脚乱。没有人去想那些不切实际的问题,甚至不愿理会空口无凭的人。面对眼前的事情,我们始终处理不好自己的情绪。没有安全感,没有成就感,没有信任感,从焦虑到狂躁,从困顿到无助。
问题在于,一切不得不变。不变意味着落后,意味着背离,意味着自我的放弃。人最大的悲哀,莫过于不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去做些想做却没做的事情。没有自身的觉醒,哪有希望的前程?没有对目标的执着与坚守,又凭什么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赖呢?
《得到》引用一篇文章中说:一事无成的人常常跑得很快,却在锲而不舍地兜圈子,或者受到环境的诱惑而不断改变方向,甚至干脆背道而驰,几年、十几年后回头看,又回到了起点。
人的思想与情绪,在利益与理想的较量中显露无疑。这本无可厚非,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问题在于,在个人与集体的权衡交织中,个人发展需要依附并贡献更多的集体智慧,个人才华也该在时代洪流中去汹涌升腾。
没有集体的强大,个人必然走不远。没有足够的定力与自信,任何事情终将一盘散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