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入秋以来,印象里天空不是灰蒙蒙地阴沉着一张脸,就是抽抽泣泣阴雨连连,偶尔的阳光普照只不过是点亮心情的调剂品。雾蒙蒙、暗沉沉的天气,搅得人心里不自觉地升起一股悲伤的情绪。有可能是天气也感受到了人的悲伤,所以把自己也渲染成灰暗的模样,配合着人的心情。
下午茶的时候,听说一同事有亲人去世回家奔丧了。旁边一个同事将他的表演天赋发挥到极致:“XX,我来晚了。”接着,开始悲恸欲绝地大哭,不能自已。这是他一位长辈过世,他陪着他父亲去吊丧看到的场景。也许是因为年龄还小,也许是因为感情很浅,他感受不到那种悲伤,所以无法理解他父亲那种在他看来很夸张的样子。曾经听人说过,没有身临其境不可能感同身受,即使身临其境,也不可能感同身受,因为你不是我,你怎么能体会我的感情和悲伤。当我们无法理解别人的悲伤的时候,我们不能嘲笑,不能不屑,不能出口恶言。当别人无法感受我们的悲伤而漠然的时候,我们亦不能不满,不能指责,不能咒骂。这是对彼此最起码的尊重。
真正的悲伤源于对感情的投入。投入了真挚的感情,当有一天那个人或物离去,就会感到难过。悲伤弥漫的时候,人会有很多种表现,有人默默流泪,有人嚎啕大哭,有人沉默禁言,也许还有人大吃大喝,有人平静淡笑。难道悲伤一定要声势浩大吗?悲伤是个人的一种情绪,通过什么方式发泄,取决于个人的习惯和喜好。我们不能因为没有流泪而指责别人,也许别人把悲伤深藏在心底。你看着他在笑,却感觉不到他笑容的苦涩;你看着他吃吃喝喝,却察觉不了他吃喝再多也填补不了内心的落寞和空虚。同样地,也别嘲笑别人的眼泪,认为别人的悲伤带着浮夸的演技,那是因为你永远体会不到别人的撕心裂肺。感情越深,伤越重。
真正的悲伤源于对温暖的不舍。人的心其实很软的,一丁点温暖都会在心里萦绕一辈子。人之所以会因为某个人或某件事物感到悲伤,要么是因为再也不能拥有来自于某个人或某个事物的温暖,要么是因为再也无法把温暖给予某个人或某个事物。温暖如同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尝不到,却是生命里最不可或缺的。哪怕就一点点温暖,人都会选择固守,固守着心里最柔软的地方,因为那个地方存放着人最珍视的温暖,谁都取代不了,任何人都侵犯不了。然而,当温暖一点点或者突然消失的时候,以后再也无法拥有那种特别的温暖时或者再也无法施与那种不可替代的温暖时,人就无法接受这种失去,因为对温暖的恋恋不舍,所以就会感到悲伤。暖意越厚,伤越久。
有人也许会说,我承受不起这样纯厚的悲伤,所以选择冷心冷情,封闭自己的心门,这样不付出就不会失望,不得到就不会失落。可是人生在世,真的能够做到如此吗?我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处柔软的角落,看到别人的疾苦会动恻隐之心。虽然爷爷从小就嫌弃我是个女孩儿,从来没给过我任何温暖,但是当我现在看到他头发花白,背着沉甸甸的背篓蹒跚着,徒留一个孤孤单单的背影,我的心里是难过的。故而温暖不是想不要就没有的,感情不是不投入就不会滋生的,因此悲伤是如影随形的,因为人不可能永远只得到而不失去。
伤是一把刀,心是粉嫩的细肉,轻轻一划,痛得人无法呼吸。然而,正因为世界存在感情,存在温暖,存在悲伤,才有人生百态、百味、百般精彩。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