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幸福叫我想坐公交车

儿子要参加聊城的一个体育集训班,我知道儿子对自己的体育方面很满意,私下里也坚持跑步锻炼,这种自律和坚持本身是非常值得点赞和肯定的。

首先在家长群里讨论了一番:

@刘磊明 我觉得首先,得打听这个培训班是真实的、安全的,吃和住怎么安排,管理怎么样,咱得保证孩子安全。

其次,这个班的内容是纯跑步么,目的是什么,是体考特训班,还是能力提升班?我们参与的目的是什么,是看看自己适合不适合走体育,还是让体育技能更上一层楼?

如果说我们的目的是看适合不适合走体育,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月的锻炼,看看我们能不能吃这个苦,看看我们的身体素质适合不适合,看看我们真正喜欢走这条路么,这一个月的钱,我们花的值,因为它能让我们少走弯路。喜欢走体育,就勤奋刻苦吃训练的苦,不适合不喜欢,就安心踏实的走正常的路,再选个自己喜欢的专业,深耕它。

第三,如果是咱的目的是想训练提升水平,我觉得体育是一定的天赋➕后天持续努力,一个月的时间,技巧可能会提升一些,大幅度水平提升,我觉得很难

另外,在孩子走体育这条路上,我俩看看尽力找一些身边的优质资源,看看体育特长生的出路有哪些?咱小擅长么?如果不尽人意,及时换赛道

小,三个月的时间很宝贵,看似漫长实则很短暂,我们休闲的同时,也得合理规划,中考是终点也是起点,在你喜欢的道路上,爸爸妈妈会尽全力支持你,咱也要有个清晰的考察和对自我的认识。

儿子,不管选哪条路,想要出人头地,吃苦耐劳是标配,持续努力是常态。

妈妈想告诉你,喜欢是一回事,适合是另外一回事。不论啥时候,多听、多看、多问、多学,听所有的建议,做自己内心真实的选择,做你自己就好[嘴唇]

我很同意你的想法,的确应该这样分析。

经过讨论,儿子从开始很强烈的想法要去,在他心里这是一项非常伟大的事业 ,要大干一番。后来他同学的爸爸去和老师谈了两个小孩,他和他同学觉得先不去了,原因是训练太苦,把体育当成一种兴趣和爱好,接下来好好学学文化科目。再后来还是不甘心(因为是听同学爸爸说,自己并没有体验),最后决定,先去体验十多天,回来再上高中衔接班,我们也支持和同意。

同意是因为支持儿子的爱好;同意是因为只有真正去体验了,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同意是因为这是儿子自己的人生,儿子有绝对的话语权,我们尊重和支持。

儿子自己去买东西、收拾东西、要一早坐公交车去,说实话,我心里还是有些不放心的,我们想看看孩子住的怎么样,吃的怎么样,附近环境怎么样,总之各种担忧和不放心,当妈的通病吧,因为爱。

最后儿子还是一个人和同学早早的踏上去追逐他的追梦想的路上,迟迟等不来儿子安顿下来的消息,原因是住宿的问题,经过沟通也得到妥善处理。我那善良的孩子,一心为他人考虑,不敢提出合理的需求,孩子永远那么善良和单纯,但是我亲爱的宝,无论什么时候,提出自己的需求和要求这是合理的也是正常的,哪怕有些个性化的、不正常的需求,我们有也可以提,别人当然可以拒绝,但更多的是他们会积极的满足和争取,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我们要努力争取就可能实现呢,否则只能被安排和留下遗憾。

一场兴趣班引发这么多的琐碎的日常,我没有送孩子,想象着儿子单薄偏瘦的背影,一种心酸,又一种欣慰。心酸是因为孩子未来可能十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将会奔波在拼搏和奋斗的路上,欣慰是因为儿子的独立、坚强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我想起我们那个时候,看到别人的家长开车接送感觉那是何等的幸福,我们举着重重的行李在挤公交车,等待着回家的路,家的温暖冲淡了疲惫和烦恼。如今的娃娃,是主动选择独立踏上了探索的旅程,你是幸福的不想被送,你是独立的不需要被送,加油吧,我的少年,妈妈爱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