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胖的逻辑思维中有这么一期专栏:怎样讨论具体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具体阐述者是吴军老师在《硅谷来信》中谈到的一个问题。
我们在生活中,跟人聊天的时候很容易感性化与抽象化。比如:某个人很好、某次的体验很差劲、今年的收入很一般。这些描述都是一些概括性的描述,而缺乏具体的描述。某个人很好,是指哪方面好?是他的亲和力还是性格,还是他待人的态度?某次的体验很差价,指的是哪方面?是人给予的体验不好,还是环境给予体验不好,还是事物给予的体验不好?这些体验描述越具体越好。今年的收入很一般,指的是多少收入?是年收入5万?还是10万?还是20万?还是50吗?你的收入水平与哪一类型的人相当。这也要有具体的描述,需细致表达。
文中提到德国人的智慧。在出一份论文报告的时候,你要提到好多中间的具体数据。而许多美国科学家或者其他国家的科学家都只写结果,而不写具体的中间数据。这就是德国人的具体精神。
有位同学还列举了德国人很重承诺的案例。比如:跟你相约在什么时间见面,就肯定准时相约。电影《逃离索比堡》,是二战期间,德国集中营里唯一一次成功的越狱。而越狱者的精心设计,就是利用了德国人的具体、守时精神。片中有这么一个细节:逃犯要想成功逃出监狱,就要杀死看守监狱的高级指挥官。可是怎样才能杀死这数名指挥官呢?监狱里不能开枪杀人。这是摆在逃犯面前一个问题。他们经过分析:德国人有两大特征: 第一是守时,第二是贪财。最后,他们想了一个一个办法:厨房里的厨师是自己人,让厨师搞了一个德国人最爱吃的香肠。然后让德国人具体到某时某分过来取香肠。这样每隔五分钟让德国人过来取香肠。这样,每过来一个人就干掉杀死,然后把尸体埋掉。每隔五分钟就干掉一个,连续干掉了十位指挥官,最终,他们成功的越狱。
国人是非常尊敬德国人这种具体的精神。
因为,生活本来是具体的。
在德国的家庭中,他们会放有称、钟、勺,这些非常精准的计量工具,因为他们在做饭的时候要让自己的佐料做到非常的精准,这样做出来的饭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我们在我们的生活与职场当中,比如:给领导汇报工作的时候,操作方案或数据要具体化,而不是概括化。平时,我们在与朋友聊天的时候,也要列出具体的数据或详细的过程来说服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