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阅读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瓦尔登湖》的《闻籁》、《离群索居》、《来客》,P136~P188,计53面。
摘抄:
有时候,夏天一清早,惯常洗过澡之后,我就独坐在洒满阳光的门口,从日出一直到正午,出神冥想,置身于松树、山核桃树和漆树丛中,四下里一片孤寂和宁静,唯有鸟儿在近处歌唱,或者悄没声儿地掠过我的小屋,直到夕阳余晖照在我的西窗上;或者远处的公路上,观光客的车马的辚辚声隐约可闻,这时我才不禁想起了流光易逝。
这是一个多美的傍晚,全身只有一种感觉,每一个毛孔都浸透喜悦。我以怪得出奇的自由,在大自然里走来走去,已与大自然浑然一体。
我在享受四季给予的友情时,我相信,不管什么事情都不能使生活成为我的累赘。
我正在冥思苦想之际,纷纷细雨飘落下来了,我猛地意识到,与大自然默默地一来二往,没承望会如此甜美、如此友好,在每一滴淅沥的雨声中,在我屋子周围每一个声音和每一个景点中,都有一种无穷无尽和难以表述的友情,有如一种支援我的气氛,使我原先与人毗邻而居的念想已经一无可取,打那以后,我再也不曾有过那种想法。(想法指的是孤独)
太阳、风雨、夏天、冬天——大自然的纯真和恩惠是难以描述的——它们永远提供这么多健康、欢乐,还有这么多同情,它们始终给予我们人类,而且如果说有人为了正当理由而感到悲伤,那么,整个大自然都会为之动怜:太阳就会黯然无光,风会像人们一样呜咽叹息,云端会凄然落泪,树木会在仲夏季节枯萎落叶,披上了丧服。
随感:
看着看着,就有股住进森林,投抱大自然的冲动。梭罗描写的实在是太美啦,人完全融入到大自然中,平时不喜欢的或者令人烦躁的,都变成了美好的事情,似乎大自然中只有美而没有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