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的总结里说到父母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接纳孩子的所有行为,也提到我们要做真实的父母。但是,当我们做真实父母的时候,是否意味着我们要牺牲孩子呢?不是的。戈登博士告诉我们,表达方式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想一想,当孩子某一个行为我们不接纳的时候,我们说得比较多的话是什么?可能是“你怎么这么不乖?!怎么这么不听话?!”“不懂事啊!你怎么这么调皮?!”这些话啊,常常下意识地就跑出来了。
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的行为影响了我们,是孩子有问题,我们直白地批评他,好让孩子改正。比如说,到了该睡觉的时候,有些老人家就喜欢说“噢,宝宝快睡觉,再不睡觉就不是乖孩子了!”“再不睡觉,奶奶就不喜欢你了!
戈登博士提醒我们要思考“谁在问题区”!这个“问题”不是指谁做错了什么,而是指谁的内心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我们累了一天了,想早点儿休息,但孩子就是不睡,这时候我们想休息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所以拥有问题的是我们,而不是孩子。
谁拥有问题,谁就解决问题,这是《P.E.T.父母效能训练》这本书的核心理念。很多父母落入的陷阱是,为归属孩子的问题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而不是鼓励孩子自行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
是父母的问题,就不要指责孩子,因为批评和指责很容易使孩子产生抵触的情绪,进而使情况陷入僵局。正确的表达方式是,让孩子知道他的行为给你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戈登博士把这种表达方式叫做“我信息”,“我信息”的表达有一个简单的公式,即行为+感受+影响。
回到上面那个哄睡的例子,如果用“我信息”来表达,我们可以说:“宝宝你一直不睡觉,妈妈觉得很疲惫。妈妈晚上休息不好,明天上班会迟到,就不能陪你玩啦。”
第一句“宝宝你一直不睡觉”,这是对行为的描述;第二句话“妈妈感觉很疲惫”,这是对我们自己感受的表达;第三句话“妈妈明天上班会迟到的”,这是宝宝的行为造成的具体的影响的描述。
关于“我信息”的使用,戈登博士特别强调了以下三点:
① 对孩子的行为应该是描述,而不是评价
比如“你的衣服在地板上”,这是对行为的描述,这个描述啊是客观的;而如果我们说“你怎么把衣服扔在地板上了?这么邋遢!”这个就是评价,评价是主观的,而且常常带有批评、指责的意思。客观的描述呢,会让这个听的人关注到这个行为的本身,而主观的评价则容易让人把注意力转移到你的态度上,“我不是这样的”“我不想听到你这样说我”“我不开心了,我不想听你说了”。所以啊,客观描述孩子的行为这一点非常地重要。这一点如果没做对,沟通很可能就进行不下去,孩子会觉得我们在指责他。
② 对感受的描述要准确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位妈妈在商场里找不到她的孩子了,她很害怕呀,担心孩子会走丢了。她的感受其实是担心,但她找到孩子后脱口而出的却是:“你怎么搞的?!跟在我后面都能跟丢了,你怎么这么笨啊?!真是气死我了!”她所表达的是什么?是愤怒,对不对?而孩子感受到的也是她的愤怒,孩子其实并没有感受到妈妈其实很担心他。所以啊,当我们对孩子的行为感到愤怒的时候,我们要好好想一想,为什么我们这么愤怒,我们的情绪到底是什么。我们应该向孩子表达的应该是引起我们愤怒的那个感受,而不是把我们的这个愤怒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愤怒往往和指责在一起,我们一开始就说过,指责是应该避免的沟通方式。
③ 对影响的供述要具体而明确
因为孩子跟成年人是不同的,他们常常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如果我们把这种影响告诉他们,他们通常是愿意换位思考的:“噢,原来我不睡觉妈妈也休息不了,妈妈明天上班要迟到了,那我赶紧睡吧。”也许这样问题就解决了。至少孩子试图理解和了解大人的感受。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问题都可以用“我信息”这种沟通方式去替代批评和指现。这种沟通方式,第一表达了我们自己的需求,我们没有压抑自己;第二我们不批评孩子的行为,不给孩子贴标签,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不会让他们反感;第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把解决问题的机会留给了孩子,让孩子去思考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对自己行为负责,这样孩子的责任感也能逐渐地培养起来。
除了以上三点之外,“我信息”还有一点意想不到的作用,就是有时候,可能我们通过“我信息”的表达,也梳理了自己的想法,也许有些事情并没有我们原先想得那么不可以接纳。
书中分享了一个例子,有一个妈妈说:
当我试着使用“我信息”的时候,到了解释孩子的行为对我的影响时候,我发现“嗯,好像我也没有很好的理由!”“我信息”帮我认识到,我在和孩子打交道的过程中,有很多霸道的地方。我总是啊想对孩子进行控制,认为这是管理孩子的一个好方法——一切尽在掌握中…现在,大多数的时候我会退后一步,对自己说:“噢,那又怎样呢?”
孩子可以成为善解人意、负有责任感的人,只要我们肯花一点儿时间,耐心对他们说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