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妹最近生了个女儿,满月后带着小宝宝回娘家来玩。大家坐一处聊天,说起带孩子的种种,她很是羡慕地看着满地跑的齐齐说:“还是齐齐好带,不像妹妹要整天抱着,睡觉都要抱着,一放下就醒,累得我腰酸背痛!”
听了她的话,我忍不住笑了,说道:“你以为这么个小人儿好带呢?他现在可是有脾气了,想干啥不想干啥可有主意了,我倒宁愿他是个小婴儿的时候,啥都是我说了算!”
确实,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的自我意识开始形成,有了自己的喜好,还总想尝试着来挑战父母的“权威”,亲子关系不再像婴儿时期那么和谐,而开始出现亲子冲突了。
怎么处理亲子冲突呢?是“父母权威不容侵犯”,还是“顺从孩子天性发展”?有人可能会说,“那还用问!我生了他养了他,他自然得听我的!”也有人会说:“孩子也是人,得尊重他们的意愿!”
在这场漫长而又看不到硝烟的“战斗”中,是必须选择“赢”,还是甘心选择“输”,对父母而言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稍有不慎,将会对亲子关系带来长久的伤害。
那么,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来自美国的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在他的著作《P.E.T.父母效能训练》中,提出了第三种解决亲子冲突的方法,这个方法被他命名为“没有输家”法。在这个方法里,父母和孩子之间没有权力的冲突,更不会有谁成为输家。
托马斯·戈登博士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师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 罗杰斯。他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曾担任加州心理学会会长、美国白宫儿童顾问等职。戈登博士以其创建的“戈登方法”而闻名全球,这一方法起初用于改善父母与孩子间的关系,后发展为一种改善所有人际关系的通用模式。
1962 年,戈登博士开发了“父母效能训练”(P.E.T.)课程,由他亲自在美国加州帕萨迪纳市的一家咖啡馆给14 位父母讲授。在接下来的几年内,这一课程遍及美国50 个州。1970 年,戈登博士写作《父母效能训练》(P.E.T.)一书,这本书将无数父母引入了他的新家教哲学。世界许多国家的人们也开始关注这一课程,并在其国家开设培训。
经过四十多年的使用验证与推广,《P.E.T.父母效能训练》如今已成为备受推崇的家教经典,以33 种语言在全球出版,英文版销量高达500 多万册。P.E.T.课程也已遍及全球,每年有超过500万的父母参与培训。
《P.E.T.父母效能训练》一书共有十六章,我将它们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Part 1 父母也是人,需要接受训练
戈登博士在书的开篇,就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孩子并不是天生就叛逆的:
青春期孩子并非要反抗他们的父母,他们只是要反抗某些几乎被全世界的父母所采用的具有破坏性的教养方法。当父母们学会使用一种新的方法来解决冲突时,家庭中的混乱和矛盾就会成为例外,而不是常态。
我一直以为,每个人在青春期都是叛逆的。事实上,并不是孩子们想要在青春期叛逆,而是因为在他们进入青春期之前没有力量去反抗父母的暴力,只有到了青春期,身体和力量的快速成长才让他们有足够的勇气去反抗。
而那些从小生活在自由平等的家庭氛围中的人,从来没有感受到压迫和暴力,自然就不会有反抗,因为不需要反抗。
作者鼓励父母们做“真实的父母”。每个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的接纳程度都是不一样的,不同的时期接纳程度也会变化,甚至父亲和母亲对同一个孩子的接纳程度都会不一样。所以,作为父母,无需假装无条件地接纳,甚至从头到尾都接纳,更不要在自己无法接纳的时候假装接纳。
当人们成为父母的时候,他们会忘记自己是个人这个事实,他们不再是他们自由的自我,忘记了他们的情绪可能因时因地不同。作为父母,他们认为有责任表现得优于一个单纯的人类。
为人父母最大的错误就是忘记了自己是凡人,只有让自己成为实实在在的人才能成为高效能的称职父母,孩子也会很喜欢他们的父母表现出来的真实性。
我曾经看过一些育儿书里写道,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方法就是将孩子本身和他的行为分开。然而,行为是人引起的,要如何将这二者分开?当我的孩子做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时,我要如何告诉他“我只是不喜欢你的行为,而不是不喜欢你这个人?”
对此,戈登博士指出,人和行为是无法完全分开的,当你不喜欢孩子的某个行为时,在那一刻你也是不喜欢他这个人的,因为是他这个人造成了这样的行为。所以,明确而诚实地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再一起寻求解决的办法,让孩子感受到你是一个真诚的、活生生的人,这样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亲密关系。
要记住,父母并不需要为出现的每个问题都承担责任。
当亲子关系出现问题时,戈登博士提出用“问题归属原则”来解决,这里的“问题”,指的是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当问题归属在孩子时,即孩子的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建议父母采用“积极倾听技巧”;若问题归属在父母,即父母的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建议父母采用“面质技巧”。
Part 2 问题在孩子,请采用“积极倾听”
当亲子关系出现问题时,父母首先应该判断“问题的归属”,若问题归属孩子,那么父母只需采用“积极倾听”技巧,引导孩子自主解决问题,而不必过度干涉孩子甚至代替孩子解决问题。很多时候,孩子有能力解决好自己的问题,父母需要做的就是扮演一个倾听的角色,让孩子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情绪是被接纳的。
那么,父母要如何表达自己对孩子的接纳呢?
有两个方面,一是用非语言来表示接纳。非语言包括手势、姿势、面部表情,或其他行为。比如,用不干涉的方式表示接纳(不插手孩子此刻正在做的事),用被动倾听表示接纳。
另一个方面就是直接用语言来表示接纳。“语言接纳”中,戈登博士尤其强调“积极倾听”,即不带有任何个人的判断、想法和情绪,而是把话语权交给孩子,鼓励和邀请他释放自己的情绪。这个方法能减少孩子对负面情绪的恐惧,还能帮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积极倾听”看似很简单,其实它对父母有很高的要求。受自身表达能力的限制,孩子必定无法流畅而有逻辑地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这就需要父母花更多时间和耐心去倾听;在倾听的过程中,父母难免会想要直接插手给出解决方法甚至指责批评孩子的情绪,这些都是不恰当的,因为,孩子是独立的,他有权拥有自己的情绪,你不应当去干涉。而且,任何情绪都是友好的、暂时的、应当被接纳的。父母要完全接纳孩子的情绪,并相信他有处理自己情绪的能力。
中国传统的父母总是习惯否定孩子的情绪而不自知。比如,当孩子摔倒后嚎啕大哭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不是赶紧安抚他说“不疼了不疼了,没关系没关系,不哭了不哭了”?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否定,否定了他对疼的感知,还否定了他表达疼的方式——哭。而这种“疼”,是他的感受,不是你的。
如果父母面对的是还不太会说话又缺乏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婴幼儿,要如何使用“积极倾听”呢?
面对婴幼儿,父母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耐心来完成整个积极沟通的过程,尽管这个过程通常是非语言的。
只有花费大量时间陪伴孩子的人,才能逐渐掌握孩子所给出的非语言信息究竟传递了什么需求,进而迅速而准确地给予反馈。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需求千差万别,而不同的父母在接受孩子的讯息上也有极大的差异,所以不要教条地套用那些常见的育儿准则,而要耐心仔细地倾听自己孩子的需求。
Part 3 问题在父母,则需要“面质技巧”
当父母真的无法接纳孩子的某些行为时,意味着孩子已经给父母带来了问题,这时,父母的内在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那么,父母要使用的是“面质技巧”,即学习如何说话,才能让孩子倾听父母的感受,为父母着想。
如何判断问题是属于孩子还是父母?一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感受一下自己的内心是否因为孩子的某些行为而出现了不接纳的感觉,并阐释产生烦恼、挫折和怨恨。注意,当父母的内心出现了这样的感觉,表示需要用某种方法来帮助的人是自己,而不是孩子。这一点是很多父母都会忽略的。
相反,很多父母都认为是孩子造成了自己的不愉快,他们会采用命令、指挥、警告、威胁、说教、建议等无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这些方式都是从父母的感受出发,给出的解决方案。往往这些解决方案反而侵犯了孩子的自尊,甚至引起孩子的报复。
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只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提出解决办法,这是“面质技巧”的核心。
比如,孩子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你看到了很生气,这时你会怎么说?无效的沟通方式是:
“你赶紧把玩具给我收好!”“你怎么又扔了一地!”“你一点也不体谅我的辛劳!”……
如果使用“面质技巧”呢?你可以尝试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
“我刚收拾好,你就弄乱了,我心里肯定不好受。”
这样,就不会让孩子误以为你在指责他。这就是用“我——信息”来代替“你——信息”的说话方法,它包含三个方面:“行为+感受+影响”,即客观描述孩子的行为,表达自己的感受,以及这个行为带来的客观而具体的影响。
还是以“扔玩具”为例子,我们可以这样说:
“我刚刚把玩具收拾好,你就扔了一地,我觉得很不好受,而且我还要辛辛苦苦再收拾一遍。”
这样,孩子听到会不会更容易接受?
很多父母学会了“我—信息”的沟通方式后,兴冲冲地在家里实践,却屡次碰壁,甚至使亲子关系更加糟糕。原因何在?因为他们在使用这个“面质技巧”时,犯了常见的错误:
①你以为自己表达的是“我—信息”,实际上是经过伪装的“你—信息”。也就是说,你认为是在表达自己的感受,实际上是在指责、批评孩子。
比如,你跟孩子约好让他做家务,而他并没有做。你说:“我觉得,你没有遵守约定去做家务,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对此,我很失望。”确实,你说的是“我觉得”,但事实上,你是在指责孩子的“不负责任”。想想自己平时有没有犯过这样的错误?而孩子是怎么回应的?是不是更加气急败坏地反驳你?
②在表达自己的感受时,过于强调负面消极的感受。比如,妈妈因为女儿的晚归而焦虑担心,在女儿回家的那一刻却对她大加指责,批评她只顾自己玩得高兴而不顾家人的担心。难道妈妈见到女儿平安回来的第一感受不是高兴、放心吗?如果先强调正面情绪,再客观地说出女儿晚归的事实,想必会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③父母要准确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和感受,但不要将孩子当做出气筒。也就是说,在跟孩子交流时,要注意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太过和不及,都是不妥当的。表达情绪,不是发泄怒火,更不要利用怒火来惩罚孩子。
此外,还可以将“我—信息”的技巧用于对孩子的夸奖上,即,从父母的角度出发去表达对孩子的欣赏、感激、称赞。比如,用“谢谢你帮我丢了垃圾!”来代替“你真是体贴父母的好孩子!”
Part 4 如何解决亲子冲突
有时,父母和孩子之间出现了冲突,“积极倾听”和“面质技巧”都不管用,孩子就是要跟你对着干,怎么办?
我们先要明白,任何人之间都存在冲突,无论是夫妻关系还是亲子关系,因为人是各个不同的,他们的想法和需求也千差万别,这样必定会产生矛盾。实际上,一种明显没有冲突的关系,反而比一段经常冲突不断的关系可能更不健康。
所以说,父母首先要意识到,亲子冲突是极其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它是生活的组成部分。亲子冲突既可能带来破坏,更可能是促进亲子关系进一步发展的种子,因此父母要理性对待亲子冲突,更要学会处理亲子冲突。
亲子冲突不是一场非赢即输的权力之争,无论父母是采取威权的方法获得胜利,还是采用妥协的方法让孩子获得胜利,都只是表面上解决了亲子冲突,而实质上对亲子关系并无助益。
仔细观察身边的父母,对待亲子冲突所采用的方法几乎只有这两种,要么是一人采用威权一人采用妥协;要么是孩子小的时候采用威权压制,大了管不住了就妥协纵容;要么是孩子小的时候妥协纵容,大了之后采用威权压制。
如果采用威权压制,孩子的心中会有怨恨;如果多是妥协纵容,父母的心中必定也有怨恨。难道父母和子女之间只能是“非输既赢”的关系吗?
戈登博士独具创造性地提出了第三种方法,即“没有输家”的方法,父母和孩子都没有输。在这种新的方法中,不涉及权力的争斗,解决方案是能被父母和孩子双方都接受的,这是一种双方达成共识的解决方法。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同样的,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亲子关系。因此,当你的亲子关系出现冲突时,最好的解决方案没有写在育儿书上,也不在育儿专家那里,而是适用于自己家庭的、能够让家庭成员所共同接受的方案。这个方案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参与讨论并最终决定,而不是依靠父母的权威来确定。
成年人之间有冲突时,大家都会考虑“各退一步”的方法来解决,而当父母和孩子之间出现冲突时,为什么却必须要分出胜负呢?
所谓的“没有输家”法,在我看来,其核心就是,把孩子当做成年人来对待,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再共同寻求解决之道,而不是粗暴地运用父母的权威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决定或命令。
戈登博士在书中引用了诸多亲子冲突的案例,父母们在运用“没有输家”法时,都采用了“积极倾听”和“面质技巧”。也就是说,在亲子关系中,父母要学会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声音,更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有这样,父母和孩子的需求才能被同时满足,最终实现“双赢”。
Part 5 作为父母的修养
在书的最后,戈登博士用三个章节的篇幅谈到了“父母的修养”。其实,很多亲子冲突之所以会发生,其根源并不在孩子。我们都知道,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都不过是一张白纸,他的一切行为都不过是在模仿与他朝夕相处的人。很多父母意识不到,孩子并不是自己的附属品,他们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当父母试图用自己的三观去要求孩子时,冲突自然而言地发生了。
事实上,更需要改变的,是父母,而不是孩子。只有父母学会不断改变自己,接纳孩子的无限可能性,才能避免更多的亲子冲突。
纪伯伦在《先知》中对这个原则阐述得非常清楚:
你的孩子并非真正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为自身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借你而来,但非从你而来,
尽管他们和你同在,但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他们爱,但别灌输你的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
你大可以努力让自己像他们,但别设法让他们像你。
因为生命不会倒退,也不会停滞于昨日。
每个人都曾是孩子,没有人天生就是父母。想要拥有健康的亲子关系,养育出富有责任感的孩子,那就必定需要花费一番艰苦的努力,甚至需要改变自己一贯的思维方式。
愿我们都能成为“别人家的爸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