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网上找了大把馄饨的图片,可是没有一张合我胃口,还是从相册挖出自己拍过的最爱吃的仅剩一张了的大学食堂的蛋黄馄饨。
当然,今天的主题并不是这碗“蛋黄馄饨”,它只是为了呼应标题而已。
今天的主题当然是“一碗馄饨”的故事。反正我是清晰得记得我是在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上面看到的这篇短文。其实那时候的我看完这个故事也蛮有感触的,虽然还年幼。现在想起这个故事更是越发有感触。
再来重温一下故事原文。
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这下,她转身向外跑去。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
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
她忙擦干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锟饨给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几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女孩愣住了,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
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
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故事就是这样。和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太相似。
我们总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我们总以为家人为我们做的都是理所当然。
现在的我上大学,离开父母,离开家庭去往另一个城市的路上我就感觉到了对家的牵挂,我才意识到平时不应该对自己的父母大喊大叫,使唤她们,对他们爱理不理。
在学校的日子更是少不了电话,少不了视频。对家中的老人也总是有着牵挂,生怕有什么事情。求的只是他们都能健健康康的。
这次放暑假,我回到了家。看到上初中的妹妹老对妈妈爱理不理,而且还脾气不小。我想责备她,可是这何尝不是当初青春期的我呢。
记得上初中那会,早上妈妈端来了早饭,我总是挂着一副公主相的脸,爱理不理,有时候索性不吃早饭直接出门;有时候放学妈妈没有及时到校门口接,就大发脾气,还以不吃晚饭怄气;菜色不好也要耍性子。
现在想想真是难伺候,换位思考一下,要是以后我的孩子这样,我估计要打了。妈妈的脾气真好。
也正是有现在这些思考,所以知道了家人对我们的好,才会去认识到。
以前那会,陌生人帮我们递张纸,我们都能谢谢好一会儿。虽说是礼貌问题,但是给我们的印象就是那人真好,有时还老念叨呢。换作家里人为我们第一张纸,这难道不是理所当然?
我们总把家人的爱当作理所当然,殊不知人总有离开的时候,要记得现在就珍惜。
千万不要等到来不及去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