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日,我陪老公看生病的姑妈,姑妈生活在乡下,离我们生活的地方有100多公里。 在那儿我认识了一位30岁的从外地来这边打工的中年妇女,她已经离异了两次,每次婚姻都有一个孩子,都是男孩,留给家中年迈的父母帮忙照看,自己出来打工,每逢过年才会去看望自己的孩子和父母。
听到她的故事,我不禁对她的身世感到可怜,在与她相处的日子,让我深深觉得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女人,其想法注定一生的命运。
有一天,她跟我说,她跟一个男的在网上很聊得来,想去找他,我当时沉默了一会儿,随后说到前两次失败的婚姻没有给你一些教训吗?你既然已经有了两个小孩,你就要想着怎么把孩子教育成人,有美好的未来,但她的回答让我瞠目结舌,她说这辈子还要结婚,必须结婚的。我问她对于你来说结婚就这么重要?她说结婚了她就有了“依靠”,所以为了“依靠”,宁愿放下手中维持她和家人基本生活的工作去追随,做为旁观者,我干涉不了很多,但这让我想到心理学上的原生家庭背后所揭示的真相:一个人和她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童年时经历的一些非常强烈,痛苦的经历,往往使当事人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影响一生的重大决定,大家认同原生教育这个说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