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的《卫报》上,灭绝这个字眼,1988年出现了93次,2016出现了602次。而风险这个词,1998年,全年使用了2275次。但在2016年,仅仅是第一季度,就使用了7463次。是不是从媒体的角度看,这个世界越来越让人感到恐惧,越来越让人没有安全感?
事实并非如此,很多时候,我们的恐惧都是不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判断。有时候,甚至弄错了恐惧的对象。很多跟大多数人不沾边的危险,由于经常被报道,结果被视作恐惧的对象。而那些发生概率更高,但是没有被大力报道的危险,反而没有受到重视。
比如,你问一个美国人,恐怖袭击和淹死在厕所,也就是脚下一滑,栽倒在浴缸里,淹死了。这两件事,哪个更让人恐惧?估计他们肯定会说是恐怖袭击。但事实是,自从9·11事件之后的20年里,在美国,淹死在厕所的人,要比死于恐怖袭击的人多。
再比如,你觉得,一般的发电方式和核电站相比,哪个更让人恐惧。估计大多数人都会说核电站。但事实是,核电是目前已知的,最清洁、最高效,也是最安全的能源。
造成恐惧失调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恐惧共享。恐怖袭击和核电事故都是重大新闻,被报道的次数多,所以有更多人,共享了这份恐惧。
恐惧是人类最古老的情感。人们对恐惧信息的关注,天然就很高。在唤醒公众注意力这件事上,恐惧是一种非常好用的工具。既然好用,使用的人自然就多。它出现的频率,也就会越来越高。
我们都知道,真实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安全。你看,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长寿、都富有、生活都更有保障。换句话说,真正造成威胁,值得恐惧的东西,正在变少。但是,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社会整体的叙事风格,越来越倾向于恐惧视角,它们塑造出来的恐惧情绪,本身反倒成了新的威胁。它可能会干扰我们的注意力,让人做出错误的判断。
最后,当你专注于解决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时,恐惧本身,也就不再是问题了。人生中没有什么可惧怕之事,只有应该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