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遇一画家,趁机主动向对方问了一些问题,收获很多。
这位画家49岁,我好奇的问他是怎么走上学画画之路的,因为在那个年代没有教画画的。他说,他小时候特别喜欢捏泥人,捏的很像,还喜欢跟他大爷学做木匠,他大爷木工雕刻的非常好。后来他考上师范,幸运的是他的一个老师是教绘画的,水平非常高,他因此能在绘画方面得以正规学习。
89年他已毕业当了老师,但他跟随一些大学生到北京参加了活动,结果被开除了,他因此被迫走上了真正画画生涯,到北京找他老师画画去了。我们感叹,要没有那一次活动被开除,他也许现在还在学校里当他的老师,有一个画画的业余爱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件事情的发生谁知道是好还是坏呢?
我问他:“一幅画怎样才是好呢?不在于画的像不像,而在于有没有神吗?”他说:“学画画之初要学着画的像,画一段时时间以后要练画得不像,最后画的似像非像。”我说:“这与人生三个境界相似,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又是山。”
他说画画时主要是画出那种感觉,画画时的心理状态怎么样,从画上就能呈现出。比如画画时急躁、有压力的感觉,那么画面上就能看出来。如果特别想给别人画一副非常好的画,就容易画不好。所以画画时需要静下心来,如果进入一种激情的状态,一气合成的画最传神。我说这如同写文章,一切而成的文章特别有激情,如同王羲之的《兰亭序》,在他喝醉酒时一气写了下来,绝无仅有。
我又问:“你走南闯北见识的人多,钱是一种资源,你感觉那些有钱的人的孩子有什么不同?”他说:儒商有一种思想文化在传承,可以代代相传更加富有;很多暴发户会出现富不过三代的现象,甚至到第二代就败了。
要想让家族的人越来越优秀,就需要有思想传承。我由此感悟到,很多家长在努力为孩子挣钱、攒钱,想让孩子过上更富足的生活,可是如果没有精神的传承,孩子没有顽强的意志力,钱对孩子来说有可能就是一种毒物,腐蚀孩子的意志力,贪图享受,不思进取,最后容易导致快速衰败。
后来又谈起他一个朋友,说在他们年轻时一起出去打拼,那个朋友很善于算计,有点抠门,比如他们曾经在火车站打地铺睡觉,他的朋友会顺手捡路边的矿泉水瓶子,那时吃面包,他一鼓作气吃光,他的朋友则放在口袋里慢慢吃。那时他们觉得这个朋友很抠门,不符合一般男人的状态,但现在这个朋友已经做了很大的企业,有了上亿元的资产。
每年过年回家这个朋友都给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发一个1000元的红包。有一次这个朋友参加一次公益拍卖会,一个值三五百块元的枕头,他报价2万元买了下来,由于他的不平常的举动,被邀请上台发言,别人即既使买了10万元的东西,由于货价相当,也没有这个发言的机会。由此感悟到他的朋友对自己抠门,但特别有经济头脑,对别人特别大度。一个人的成功绝不是偶然,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
和这位画家的交流开阔了我的眼界,能有机会和高人在一起交流真是一件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