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没有结尾的故事-现代主义的胜利;潮流的再次转向;改变着的历史
最后一章啦。先引用知乎上的陈诺在喷顾爷的一篇文里对艺术史以及如何欣赏艺术的总括,提纲挈领地回顾一下从古至今的艺术发展:
整个艺术史的发展从始至终由几条线贯穿,印象派逃不掉浮世绘,文艺复兴和新古典主义逃不了古希腊罗马,希腊罗马逃不了古埃及,伦勃朗逃不了早期北方文艺复兴,不知其一就难知其二,如此登高也未必能够望远,望到的也只是一片虚无而已。
更何况绘画雕塑建筑,都逃不过政治大背景的影响,它们都只是沧海一粟,都只是随着政治历史漂泊起伏的船只,最后大多演变为工具,于是不知晓当时社会大背景,不知何年何月,只知道此画是由此人画的嘈点满满,此画是由那个人画的此人生性恶劣,相信我,你们还是陌生人,甚至对那画你都生不出一点感情来。
回到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提出的最初的问题,我艺术是什么,艺术的目的又是什么?我想,它一方面是无用之物,饱暖之后才会照顾到的需求,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从这个意义上讲,也是很多人对艺术诟病,对欣赏艺术的行为嗤之以鼻的原因。另一方面,只是单纯觉得美,我想就够了吧,更愿意将这样的对艺术的追求看作是文明的表现方式,是区别于动物的特征。
“艺术”这个词在不同的时期指称不同的东西。例如,在远东,(其实就是在中国和日本吧)书法是最令人尊重的“艺术”。我论述过,只要一件事情做得无比美好,我们由于单纯欣赏他的做法几乎忘记问一问他的意图,这时我们就会谈到艺术。
那么和文明的另一指标科学相比,艺术也是一样的吗?之前写到过好多次了,艺术的发展并不像科学那么笔直向前,而是始终以曲折蜿蜒甚至反复的状态,不断外延,所以在艺术的话语中,不存在“真正的进步”,“因为在某一个方面有任何收获都可能要由另一个方面的损失去抵消。”从这个特色上讲,艺术每一点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以及可能带来的联动效应,会更让我们觉得迷人呢。
在了解到这一点之后,我们有时也会进入到一个常见的艺术误区中,把任何新的变化都当作是好的变化。“妙趣横生地讲艺术是诱人一为的事。然而,相对而言这还是小事,更严重的是,这样一个概观通论可能给人错误的印象,以为艺术中事关紧要的就是变化和新奇。正是由于对变化感兴趣,使得变化加快到令人眼花缭乱的地步。”
那怎么样来区分哪些变化是好的,哪些又是不好的的呢?如果说艺术是主观的,好的艺术有不同的好的、正确的方式,那么是否应该有一套基本规则,最起码告诉我们什么是不好的,或是错误的,帮助我们形成基本的艺术判断力?
人们不是一定需要接受艺术家的理论才能欣赏他的作品。如果一个人有耐心、有兴趣去多看看这一类绘画,最终就必然会比较喜欢其中的某些画,而不那么喜欢另外一些画,而且逐渐会意识到那些艺术家所追求的问题。
......
即使我们很少停下来寻找那些不能立即吸引我们的作品或风格的客观价值,也并不能证明我们的欣赏全然是主观的。我依然深信,我们能够识别艺术造诣,而这种识别能力与我们个人的好恶没有什么关系。本书的某位读者可能喜欢拉斐尔,讨厌鲁本斯,或者正好相反。但是,如果本书的读者不能认识到这两位画家都是卓越的大师,那么本书就没有达到它的目的。
照这个逻辑,艺术应该是有卓越的绝对标准的,但似乎没人去总结这么一套标准或规律。非要总结的话,我想大概还是要从全局观和发展观来入手。看艺术作品创作的当下的社会时代背景,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又是由艺术家带着怎样的信念、选择了怎样迥然不同的方式来应对和解决问题,最重要的,也在于艺术家创作的当下有多真诚,表达这真诚有多巧妙。有了背后庞大的context,艺术作品也才有了意义。
另外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对待艺术的态度,如何摆脱优越感,让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和平共处互相尊重和欣赏。这种问题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能解决,比如古典意义上的艺术和流行艺术之间的鸿沟:
就拿叫做“流行艺术”(Pop Art)的运动来说,在它背后的观念不难理解。我说过“在日常生活中包围着我们的是所谓‘应用的’或‘商业的’艺术,我们许多人觉得难以理解的是展览会上和美术馆里‘纯粹的’艺术,二者之间,还有一道不愉快的鸿沟”,我说这些话时就在暗示那些观念。对于已经理所当然地必须永远站在为“风雅” 之士所鄙视的一边的艺术学生,上面讲的那道鸿沟自然就是一种难题。现在各种形式的反艺术都已成了摆在风雅之士面前的问题,而这些艺术形式和它们憎恨的纯艺术观念都有排他性和神秘的自负。为什么在音乐中就不是这样呢?有一种新音乐曾经征服了大众,引起了他们的兴趣,达到歇斯底里般的狂热程度,那就是流行音乐 (Pop Music)。我们就不能也有流行艺术,简单地使用连环画或广告中人人都熟悉的形象就不能达到那种效果吗?
我们能做的,可能还是对未知保持敬畏和谦逊,对改变持保留和开放的态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