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记忆就是家里的一亩三分地。范围之内,知足常乐,悲伤有时也会侵袭。但也依旧平淡地度过一年四季。那时候觉得生活就是如此:守住父母,守住方圆几里,就是归属感。
我是80 年代末出生的孩子,计划生育是从90年后开始的。因此我上有姐姐,下有弟弟,我认为我的到来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小时候在我心里是这样的:存在感很低,可有可无。在老一辈的直系亲戚中,更是体现得很直接。在那个年代, 虽然我父母都是高中文化程度,相对来说也比较开明,总试图去做到公平,一碗水端平。但是我每一次仰着头,两个扑棱棱的大眼睛期盼地望着地时候,其实已经就没戏了,慢慢地也就习惯了 。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小孩也想要出去看看。
伴着一辆校车,一个暑假大张旗鼓的宣传以及我玩命的要求。初二时,父亲送我到县城的外国语学校上学了。我走出了我的方圆几里,没有约束,自由徜徉,看看她之外的世界。我觉得那时候,应该是高兴的。入校的那天晚上,在生活老师细心地照顾下,小朋友们仍然哭闹,念叨着想家想妈妈。不知道为啥,我没有感觉,睡得很香。
寄宿学校带给我的是方圆十几里的眼界。小小年纪见识广,认识了新朋友,学会第二种语言:"普通话"。小小年纪的我,竟然会觉得自豪,很洋气。反常地一点都不恋家。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当年那小孩很开心.
随后初中毕业考上县级中学,较之前又跨出了几里。得瑟地像个有成就感的成年人。手舞足蹈的兴奋着 。计算着每天的日子,规划着大学目标。心里默念着:千万不要留在方圆开外几十里的长安城上大学.然而呢,的确如愿没有留在长安城。
因为喜欢听津话,大学执着地来到了方圆壹仟壹佰多公里开外的天津卫。一呆就是九个年头,也慢慢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习惯了人们因一点小事吵吵个没完,坚决不动手的轴劲。习惯听他们很积极地评论着国家大事,一言不合就顺着民意去挂大标语、也习惯了他们无论何时都"爱管闲事"的热情劲、我也习惯大清早跟着大爷大妈逛早市冲劲等等。即使这里的人们很市侩,但是我更多地感受到得是烟火气,有人气,接地气。这样还不错。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却在这里找到了成就感,存在感。这次作为一个有思想的成年人,心理、生理上都成熟了,我的判断很准确,我想留在方圆千里--外面的世界。
记得有王先生说,远离家乡的人都想在大城市,类似北上广深的这些城市追寻梦想。但是梦想写东西太泛泛。很多人奋斗了许多年依旧没找到,只剩下想家。
我想说:家是肯定会想,但是努力过地梦想不值得轻视,值得人们去尊重。总比过一生碌碌无为,不自由。匆匆忙忙了余生,活得明白。
小时候就不想局限在方圆几里,长大了也走出百里,也有千里之外。感受到外面的世界的精彩。
外面的机会很慷慨,我一定会找到自己得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