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销售=流量x转化率x客单价”的公式中,社群经济因为主要提升了转化率,所以被称为“自带高转化率的流量”;口碑经济因为同时提升了流量和转化率,所以被称为“自带流量的粉丝”。那么,在互联网世界,有没有什么工具能提高销售公式中的第三个变量--“客单价”呢?
当然有。举个例子,一个人去水果店买水果,店老板说:“加一下我的微信吧,可以便宜5元钱。”这个人觉得挺好,就加了店老板的微信。晚上7点钟,店老板发来消息:今天刚进的一批山竹没卖完,如果需要,可以3折出售。3折?!这也太便宜了!因为水果今天卖不出去,明天就不新鲜了,3折就当是清理库存了。这个人觉得很划算,说不定会买一些。晚上10点钟,店老板又通知:明天早上店里会进一批从深圳南山空运过来的荔枝,需要的话,现在预订可以打7折。为什么能7折卖?因为先预订再采购,水果店完全没有摆摊的损耗。这个人觉得很划算,说不定也会买一些。最后,这家水果店的生意越来越好,旁边店的生意越来越差。其他店老板都不知道是为什么。其实,是因为这家店通过直接、高频的连接,把每个消费者都变成了重复购买的客户。这种通过互联网的连接效率,提高消费者重复购买率,增加单客总体销售额的现象,就叫作“单客经济”。
重复购买,是每一个企业家梦寐以求的目标。所谓“客户终生价值”,就是一个客户一辈子一共买了多少企业的产品。很早之前就有人关注这个问题了,通用汽车的负责人曾说过:一个通用汽车客户的终生价值是7万美元。不过,在企业与消费者连接很脆弱的情况下,客户终生价值是很难实现的。
比如,我与某大型家电企业的高管沟通时,他说企业有近1亿用户。我对他说:“一旦冰箱送到家,你和用户之间就失去联系了。比如用户的冰箱坏了,或者搬家想买个新的,还会找你吗?不会。他只会上京东,或者去苏宁。就算在京东买的还是这个品牌的冰箱,你却需要付给京东一笔流量费,京东甚至可以推荐用户购买别的品牌。只有你与用户产生了直接、高频的互动,他才真正是你的用户。”
那么,企业应该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建立直接、高频的互动,从而促使消费者重复购买,发挥客户终生价值,实现单客经济呢?
这里有三个建议。
第一,建立用户容器。水果店老板加微信就是一种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如果用户数量比较多,微信群也不错。但要注意,在微信群里,坏消息有着巨大的传染性。如果企业对自己的产品信心不大,要慎用微信群。掌控欲望强一些,互动需求特殊一些的企业,可以开发自己的APP。但也要注意,独立APP获取初始用户的过程漫长而艰难。如果只是想单向广播,朋友圈、微信公众号等都是不错的容器。
第二,迈过黏性边界。有赞的创始人白鸦说过,10%的消费额是黏性边界。周边小区有多少住户?在这个店里买水果的有多少家庭?一个家庭一年在水果上的消费有多少钱?假设是1万元的话,单是在这个水果店里的消费有没有超过1000元?如果不到10%,说明水果店对消费者没有黏性,或者说,消费者对水果店没有信任感。随着人们对消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家更愿意去消费那些习惯性信任的东西,而不是最便宜的东西。当然,便宜永远都重要,但是有一个比便宜更重要的东西,就是“对便宜的信任”。没有这种信任,客户随时会抛弃你。
第三,满足关联需求。怎么才能迈过黏性边界呢?企业应该想的是:我对这个单客的价值够不够大?比如,一个水果店不能只卖一种水果,甚至可能会卖零食。服务一个客群,提供丰富的价值,总之要覆盖超过 10%的消费。这个思路类似于前面提到的社群经济,基于聚集人群的共同属性,为其提供多样化的产品或服务。
【画重点】
单客经济
利用移动互联网建立直接、高频的互动,从而促使消费者重复购买,发挥客户终生价值,这就是单客经济。单客经济提高了“销售=流量x转化率x客单价”中的第三个变量“客单价”的次数。单客经济是终身免费的流量。如何运用单客经济?记住三件事情:建立用户容器、迈过黏性边界和满足关联需求。
【工作启发】
我们现在做的青少教学项目,恰好适用于这个理论,在不断拓展吸引新客户的同时,一定要加大与老客户的互动,增强粘性和信任,千万不要担心客户的不能重复消费,只要我们做的产品和服务足够满足客户需求解决客户问题,客户是愿意持续下单的。因为这笔钱不在我们家花也要花到别人家,因为客户永远有新的需求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复购和转介绍比拓新相对容易和有把握一些。